业内专家谈紫檀价格涨跌迷局
发布时间 2015-12-11 浏览 49579 次
紫檀迷局又有了一些新的话题。

  在天津鼓楼东街艺术馆的展厅里,一棵硕大的紫檀原木吸引了许多人,这棵原木长3.1米,粗的一头直径在60厘米,细的一头直径也在35厘米,整棵木材重400公斤左右。它的主人是有着经营紫檀等古木家具近20年历史的郭希孟先生,据他介绍,这棵紫檀原木的生长周期怎么也有上千年历史了,“现在没有这方面的数字记录,所以咱还不敢讲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紫檀原木,不过,咱们一帮朋友都在这个行业干了这么长的时间,到现在还没听说国内有比这棵还大的紫檀。”谈起最近很敏感的紫檀行情,郭希孟先生倒不像许多商家那样遮遮掩掩,“紫檀跌了,确实是跌了。”据他介绍,从印度运过来的小叶紫檀原木,在2006年春天的时候,价格是8万元到10万元一吨,到了2007年秋天,小叶紫檀的价格达到了最高峰,60万元到70万元一吨,现在的行情是40万元到50万元一吨。其实不光是紫檀,黄花梨也跌了。“就像是股票一样,炒得太高了就得跌。”据郭先生介绍,别看去年涨得快,紫檀家具卖得还不错,今年年初价刚跌的时候,虽然商家也都相应的把成品紫檀仿古家具的价往下调了,但是就是没人买。最近这些日子,又开始好卖些了,“毕竟还是紫檀太少了,以前都是官宦大户才能用。”谈到最近嘉德的那两个紫檀家具,郭先生也颇为感慨,他说在二十多年前,几万元就能买到很好的清代紫檀家具,“现在那种好东西用不着上拍卖会,底下就能卖好几百万,好一点的就能过千万。”郭先生祖籍在河北省青县,那里和大城县交界的地方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古木家具集散地,在南方则是福建的仙游和广东的新会。正是这几个地方的大宗交易,决定着紫檀、黄花梨等名贵硬木的价格走势。因为看好天津的市场,他在2003年把他的“凯华明清家具”开到了天津鼓楼。作为老一代的经营者,和新入行不久的经营者不同的是,老一代人都过手过大量的老家具,“当时都没什么钱,为了倒本,加点利润都卖了。”虽然后悔没留下点贵重的老家具,但是也赚了眼力。“我现在的工人都是老师傅,都是当初跟着我修复老家具的。”所以业内人士都认为这些老玩家眼力刁,都是上手就能跟马未都论论的。

  老紫檀家具价又飙上去了,对新紫檀家具又该是个利好,但是该不该出手,还是自己拿主意,因为无论什么都是这样,一涨一跌,都会有人后悔。

  相关链接

  小叶紫檀,原产于印度,成长缓慢,据称需800年才能长到直径20厘米,木质油润,入水即沉。

  紫檀之热,可追溯并归功于明清两代皇室。从明代起,紫檀就被皇家青睐,到处摆设陈列,于是国内紫檀被采伐殆尽,于是派人赴海外采集。至清,紫檀家具由内务府造办处督作,琳琅满目,尽显皇家气派。乾隆年间,每斤紫檀料需四两白银,加之精巧工雕,成品贵重豪华,极具收藏价值。沉稳牢靠,经久耐用,被视为镇宅之宝。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