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作家具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16-01-09 浏览 51000 次
造型 屏背椅就是没有扶手,只有屏式靠背的椅子。在屏背下部的两侧,有各种形式的站牙扶持加固。这种屏背椅,是京作和广作所没有的。屏背上的装饰,丰富多彩,锼成瓶、碗、叶、葫芦等什锦图案,在锼空处,或垫衬板,或嵌石片、瓷片等。图3是我在无锡拍摄的屏背椅,其靠背上嵌的是瓷片。

  官帽椅的背板处理

  在官帽椅的背板处理上,也显然与其他地区不同。苏作官帽椅背板,整块板较少、大面积雕嵌也少,多是采用三段体的分段装饰,上部有雕以小块纹饰,或嵌以小块石片、瓷片,中部有时雕、有时嵌,下部大多用亮脚。一块背板作三段处理,既省料,又显得小巧、轻便,图4是我在苏州拍摄的典型苏作官帽椅。

  苏作家具,在造型上的轻与小,造成了清新、秀雅的风韵,这是苏作的最大特点。

  装饰方面

  椅子脚的多彩多姿

  苏作家具的椅子脚,式样非常多,有搭叶、虎豆、灵珠、如意一根藤、线叶、擒线、活线卷珠等等几十种。椅脚上的线刻,也十分的细腻。

  苏作家具椅子脚的线形。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这些是苏作匠师常作的椅子脚式样。

  线脚多样

  在椅子、桌子、案和床等家具边框的边缘上,都有不同的线脚。在苏作家具中,线脚的形式非常多,有捏角线、阳线、活线、凹线、文武线、皮条线、芝麻梗线、竹板温线等等。

  苏作匠师常用线脚的一部分。

  束腰上的绦环扳洞 在几和墩的束腰处,苏作喜用绦环板为饰。绦环板上的洞饰名称,也与他处不同。除爆仗洞等较常用的以外,还有菱花洞、线长洞等。这些洞的形式,装在束腰处,空透、清新。图5是苏作匠师们常用的绦环板亮洞形式。

  装饰题材

  动物方面,喜用草龙,而且草龙的形态变化多端。下面是苏作匠师们常用的草龙变形图。其中图6-10是60年代,我在苏州东山杨湾镇一位农民家里拍摄的,是主人床围板上的草龙浮雕。

  植物方面有灵芝(也称灵珠)、缠枝莲、竹节梗、芝麻梗、一根藤等等。

  其他纹样,也有与他处不同的方汉纹、方花纹等。也有通用的绳纹、拱壁、如意、鱼草、什锦等。下图是苏作常用的雕花扳,是用在床围子上的浮雕花板。

  装饰手法

  苏作家具,不作大面积雕镂,常用小面积的浮雕、线刻、嵌石、嵌木等手法。在椅子靠背板的三段中,作小面积装饰。如图是苏作椅子背板的上段,苏作匠师称之为"额板"的线刻图案。

  工艺方面

  包镶工艺

  苏作家具的工艺,确实精良,在木材不足的情况下,匠师们开动脑筋,创造出许多工艺手段。如包镶工艺,就是以杂木为骨架,在上面粘贴硬木薄板,粘贴技术非常高超,边缘棱角不露破绽。

  "掉五门" 此是苏作匠师们对家具制作精细的赞美行话。比如椅子或凳,在作完之后,将同样的几只,于地面上顺序移动,其脚印的大小、腿与腿之间的间距,不差分毫。这种尺寸大小相同、只只脚印相合的情形,就叫"掉五门"。这在非机械化生产的情况下,确实难能可贵。

  雕刻重神似

  苏作家具的雕刻,刀法圆熟,细腻生动。老师傅们告诉我,雕刻口诀是:"雕刻要气韵,层次要分明,光滑要和顺,棱角要出清?quot;这"四要",说明苏作家具的雕刻,不仅要求要圆滑流畅,要棱角分明,要达到形似,而且还要神似,讲求气韵生动。

  木材

  苏作匠师们对木材的叫法,也与北京匠师有所不同,

  北京的黄花梨--苏州称降香木

  北京的新花梨--苏州称香红木

  北京的老红木--苏州称红木

  北京的新红木--苏州称酸枣木

  苏作家具历史悠久,传统丰厚,在家具的造型、装饰、工艺诸方面,都有它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我多次去苏州,得到苏州同行和老师傅们的许多指导和帮助。特别是苏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作家具的老师傅老前辈陆涵生先生,他教给我许多苏作家具的历史知识、经验和技艺等,使我受益匪浅。借此,我向苏州的陆老先生、同行和许多匠师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