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从星巴克学到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16-01-19 浏览 51007 次
国传统茶文化碰在一起。这么多年来,星巴克以及其引领的咖啡文化,因高逼格、服务体验而席卷全国;而茶馆文化更多还是属于文人墨客的私密空间。

  在1月12日的交流会上,星巴克中国总裁王静瑛激动地宣布,星巴克中国门店数量达到2000家。随后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2016年还会新增500家左右门店,“但会兼顾品质和市场条件来适度发展,而不会仅仅追求增长数字”。按照规划,2019年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将增至3400家。

  覆盖11个省份、1个直辖市的中西区,是星巴克在中国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在过去三年里,该区域的门店数量增至三倍。目前,星巴克在中西区23个城市运营了超过300家门店。

  霍华德感慨道:十七年前,当星巴克准备去北京开第一家门店时,很多美国人都说不可能。“中国人会喝咖啡吗?不可能。中国人是喜欢喝茶的,是一个茶文化的社会。”

  马云对此深有感触,他介绍,2003年构思阿里巴巴、淘宝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中国人一直只相信面对面的交流。“反正所有人不相信的时候,我都比较好奇,为什么不可以相信,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做做看呢?”

  正是因为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霍华德和马云均已缔造了伟大的企业,并将会一直引领全球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因为此前没有人这样做过。

  在霍华德入主星巴克之前,三位创始人只是出于兴趣爱好,并没想着把星巴克做大做强,西雅图五家连锁门店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成功了。但霍华德坚信星巴克有太多空间可以拓展。“在我眼里,星巴克并非它原来的模样,而是它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他说。

  如果星巴克是一本有20章节的书,霍华德认为现在只翻阅到第3章。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日前正在研究消费习惯和趋势,在他看来,22~45岁的消费群体,在社交方面更倾向于咖啡等高逼格的生活方式;45岁以上的消费者可能还在出入茶馆,延续传统文化。

  “全国茶馆或茶楼,大多与棋牌连在了一起,脱离了原有的功能和定义。与星巴克咖啡相比,茶馆消费也失去价格优势。”朱丹蓬分析称,为何这么多年来中国没有诞生一家全国乃至全球茶馆连锁巨头,让茶馆文化风靡全球,除了与发源国家的食品文化影响力有关外,还与茶馆老板的格局密不可分。在他看来,传统茶馆的老板多为臭文人,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谁也不买谁的账,很难同心同德做成大事业。

  这方面,与星巴克最早的三位创始人的想法有些类似,但霍华德则认为,只要坚持下去,大多数人都可以实现并超越梦想。“我总是鼓励别人把梦想做得大一些,把基础打得更好一些,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各种信息,不要害怕违背世俗观点。”在没尝试之前,先不要说自己做不到。

  那么,是否有朝一日咖啡文化会取代茶文化呢?对此,星巴克中国及亚太区总裁约翰·卡尔弗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回应称:“星巴克希望咖啡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且与茶文化并非是竞争的,更多的是一种有益补充。”他介绍,星巴克在中国开第一家店的时候,来消费的主要是外派中国的人或者海归,但如今,星巴克中国消费主力就是中国人,老顾客重复购买,不断拓展新客户,喝咖啡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规模达1003亿元。近年来中国咖啡年消费量保持在3万~4万吨,每年市场增长速度在10%~15%。但目前中国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仅有5杯,与世界平均水平240杯相距甚远。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