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节前福州茶叶礼盒销售
    下一主题:中茶所编制的“乐山市    
    在铅山县茶旅产品展销会上,多家企业成功签订产销合作协议。武夷山市茶产区的星村镇桐木村、武夷街道天心村和下梅村,和洋庄乡吴三地村,都有多家企业应邀参展,主动融入闽赣两省万里茶道沿线的经贸活动。
河口古镇,焕发茶埠活力
历史上,河口古镇曾是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北宋时称“沙湾市”。明嘉靖年间,这里手工业发达,水路直通鄱阳湖,成为进入长江水运的重要途径,享有“八省通衢”和“买不完的河口,装不完的汉口”的美誉。
河口古镇沿信江南岸巧施布局。旧时分为一堡街、二堡街、三堡街,其中以二堡街建筑遗存完整。“金利合”药铺保存得最为完好,古街呈现出明清街市的建筑风格,同时还有解放前的近代建筑。建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的何氏家族百年老药号“金利合”药店和“吉生祥”药店,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西方宗教建筑造型,是一座非常典型的中西合璧之建筑。
两家享誉四海的老药店,遗址经过修葺包装后,让游人感受到了老药行的味道。在古镇一家连四纸的门店里,展示了连四纸的手工制作技艺。连四纸曾作为朝廷御用品,被用来书写重要公文典籍,同时也和茶叶、瓷器一样,出口远销到海外。古镇沿街开设的纸行、茶号、钱庄、酒肆、油行虽已随着岁月远去,但曾经喧闹的南北杂货和手工作坊铺面,让我们领略到几分当年“九弄十三街”的风貌。
铅山县积极发挥河口古镇的资源优势,携手沿线城市助力铅山打造“万里茶道第一镇”的品牌,培育旅游新业态。河口古镇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积淀的历史资源得到了激活,如传统的赣剧、河口民间采茶小调、深藏于民间作坊里的糖艺、游走在赣乡的畲家婚俗,表演得淋漓尽致。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连四纸传统工艺,在河口古镇的开发中,复苏了古代纸业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