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关于唐宋瓷器上的“官
下一主题:重拾毛主席“礼品观”
现珐琅器的“国产化”。 雍正瓷器 下诏书烧制瓷器 在康熙瓷器发展的基础上,雍正朝瓷器制作之精冠绝于各代,最为突出的是粉彩,它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雍正粉彩不仅有白地彩绘,还有各种色地彩绘,如珊瑚红、淡绿、酱地以及墨地等。 雍正瓷器造型不同于前代,在于它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代之轻巧俊秀,典雅精致,外形线条柔和圆润。其胎体选料精湛,壁薄体轻,匀称一致,仰光透视,略显淡青,呈半透明状。在纹饰上,釉下彩中青花釉里红的制作达到极盛阶段,青花和釉里红在同一种环境中烧成,两种色泽都十分鲜艳。 在瓷器烧造方面,雍正曾多次亲下诏书,对瓷器制作中的细节提出具体要求,比如,瓷器上的纹饰要怎么画,画多大。一个有趣的例子是,由于他不喜欢黑釉配菊花,认为不吉祥,索性要求不许这种纹样烧制到瓷器上。 乾隆瓷器 烧制技术精益求精 乾隆朝历经61年,是瓷器烧造集大成时期,也是清代景德镇达到极盛的时代。 乾隆瓷器一面保留前世精华,一面吸收西方艺术。外观造型大部分比较规整,除常见器型外,出现了一些奇巧怪诞的物件,主要用于赏玩,被称作“浑厚不及康熙、秀美不如雍正”。 乾隆时期,粉彩取代五彩,在粉彩器皿上讲究用镂空、堆塑的装饰手段,辅以“轧道工艺”和开光、剔刻等。有署“古月轩”的珍贵瓷器,是以乾隆宫中古月轩命名,从景德镇挑选制造精良的素胎进京,命内庭供奉的高手绘画,于京城设炉烘烤而成。 乾隆青花是当时瓷器生产的主流,承袭康熙、雍正青花特点,并在其基础上继续发展创新提高,体现出在制作技巧上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丝不苟,精工细做,精益求精。 由于乾隆自身好古成癖,乾隆官窑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仿古瓷的大量烧造,创烧了很多瓷器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