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陷造假困境 粗劣营销折损百年名茶美名
发布时间 2016-02-26 浏览 52104 次
尖的价格进行销售,或是将外地茶用本地炒茶工艺加工制作,再以本地茶的价格卖出,目前这两种制假方式在茶叶市场上最为普遍。

在信阳市工商管理局针对网上山寨毛尖的整治过程中,发现并列举了“淘宝”、“天猫”出售信阳毛尖销售额度较大的7家店铺,如“新林春露”、“林缘堂”等,这些网店都存在着销售山寨毛尖的情况。不少商铺在茶叶还未采摘之际,便在网上发出“今年第一批春茶热卖”等口号,混淆视听,扰乱茶叶市场风气。

真假毛尖之争无非是实行你低我更低、你真我更真的营销策略,但带来的恶劣影响却不容小觑。除了茶商、茶农利益不保之外,更是将本地茶叶市场搞得乌烟瘴气,假茶叶肆虐横行,茶叶价格高涨却永远无法统一,必然引爆百年毛尖的信任危机,将本就处于尴尬地位的信阳毛尖推向悬崖。

百年名茶无人识的尴尬与无奈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距今约有2300年历史,色香味形均各有特色,颜色鲜润、干净,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等营养价值,有“绿茶之王”的美誉。

信阳这座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的小城,素来就有北国江南的美誉,宜人的气候,丰沛的降水、充足的光照,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了口味独特的茶文化

早在唐朝时期,世界第一部茶经的撰写者茶圣陆羽,便将信阳归为八大茶区之一的淮南茶区,而品茗天下美茶的大文豪苏东坡在一尝信阳毛尖之后,亦毫不吝啬地赞叹:“淮南茶,信阳第一。”

信阳毛尖多产于信阳市浉河区、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主要有明前茶、谷雨茶、春尾茶、夏茶、白露茶等。古人云:云雾高山多好茶,海拔300至800米的丘陵山地区土质深厚疏松,富含丰厚的腐殖质,为毛尖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如今,信阳拥有国家级名优茶1个,省级名优茶14个, 地区级名优茶11个。信阳市8县2区中茶园总面积可达100万亩,干茶年产量2000万公斤,综合产值20亿元,与此同时,茶叶生产业已成为信阳山区人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丰富的茶产量、精巧的制茶工艺以及悠久的茶文化令人惊叹的同时,更造就了信阳人与生俱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当地人看来,信阳毛尖如同心头的白月光和朱砂痣,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商业荣誉,更是一种文化品牌。

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取得国家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在2007年由日本举办的第二届世界绿茶大会上,信阳毛尖又不负众望大放光彩,夺得6个最高金奖,10个金奖和5个银奖。

百年沧桑巨变,这样一个饱含家乡民众期待和赞誉的品牌,却在如今的茶叶市场上摔了个“大跟头”,承受着无人欣赏的尴尬与落寞。在信阳毛尖成为当地人过节送礼的不二之选时,也同时面临着品牌影响力太小,百年名茶无人识的尴尬与无奈。

虽居十大名茶之列,但其知名度却远远比不过质量略低一筹的安溪铁观音,这对于享有“茶王”称号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茶品牌价值前三甲的信阳毛尖而言,无疑是个天大的讽刺。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的还有信阳毛尖,这就好比两位同样起于乡间村野的草根荣登春晚并获得殊荣,百年后结局却大相径庭,一位荣登国宴,驰名中外,一位回归本土,默默无闻,云泥之别,莫过于此。

工人在采茶

粗劣营销难讨消费者欢心

2010年中国农产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对全国113个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进行了评估,首次发布了全国83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茶叶品牌价值前三甲: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

磅礴新闻了解到,就连包罗万象、无所不知的万维网都无法对信阳毛尖进行过多阐述,仅能搜索出696000条结果,其中有大半都是网店直销,相关简介资料寥寥,无人问津。就茶叶品质而言,信阳毛尖可以傲娇地自封个“小老大”,但论其市场普及程度,说信阳毛尖被甩几条街也为过。

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扬眉吐气的“民族英雄”,沦落为至今羞羞答答不敢出门的“小脚妇人”,信阳毛尖的陨落自然令人无奈又心酸,究其原因无非在于“推广”二字。信阳茶叶网曾为此撰写文章呼吁商家企业加大对信阳毛尖的宣传和推广。

一位在东莞创业的信阳人抱怨道,只卖茶,不推广,茶再好也没人喝。先是安徽铁观音席卷全国,接着金骏眉又掀起红茶热、普洱神话、黑茶洗脑,曾与龙井比肩,与茅台同场竞技的信阳毛尖却一直如困兽般紧缩壳内,安享一隅,止步不前。

信阳毛尖相比于其他茶类在推广和普及程度上有很大差距,品牌发展之路也仅仅停留在起跑线上。

纵观铁观音的营销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QQ临时消息、垃圾邮件时不时“骚扰”你一下,直访电话更是不厌其烦在你耳边回响,铁观音确实使用了很不光彩的“技能”,但当铁观音热席卷全国,人家就已经成功了。在这里,所有消费者看到的不仅是茶本身,而是一种茶品牌背后的自信、大胆、开放的企业精神。

近年来,政府严格限制公款高消费,“天价茶”、“贡品茶”时代一去不复返,中低档茶叶在国内更是掀起阵阵热浪,曾经借助政府宣传扶而摇直上的信阳毛尖更是岌岌可危,借助政府捆绑营销绝非明智之举,只有确立正确的企业定位,加强自身品牌的推广和宣传,方能冲破地域阻碍,重新活跃在中国茶场之上,重振百年雄风。

除了粗劣的市场营销令人怒其不争外,目前市场上冗杂的毛尖品牌更加令人头疼。专门做茶叶批发生意的付先生提起信阳毛尖便连连摇头,一脸无奈。

“毛尖品牌太多了,我一个卖茶的都常常眼花缭乱,真假难辨,更别提消费者了。”磅礴新闻了解到,信阳毛尖品牌繁多,大大小小有几十种,如信阳县的“文新牌”、“龙潭牌”、新县的“新林玉露”、金刚台、大苏山的“雀舌茶”、“银针茶”、“大别山龙井”等。

冗杂无序的毛尖品牌不仅令茶商伤透了脑筋,更加大了消费者择选优质茶品的难度,市场上各品牌茶叶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培养更具发展潜力的优质茶种,这对于迫切渴望走出去的信阳毛尖来说,无疑是剪不断,理还乱。

曾与西湖龙井比肩的信阳毛尖也曾走俏国内,远销欧美,短短百年却物是人非,沦落为其他名茶的陪衬品,对于茶而言,如若只存活于当地人心中,而未能普及开来,绝对是一种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

一小撮茶叶,在沸水中起伏、颠簸,在温水中沉淀、舒展,信阳毛尖品牌的发展也当如此。只有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打破捆绑营销的壁垒,健全市场机制,少一些虚假,多一丝淳朴,少一分怯懦,多几许开拓,到那时,信阳毛尖方才能扬眉吐气,无愧于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

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充斥着机遇和挑战,对于信阳毛尖来说,确实需要点“王者归来”的霸气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