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相比于其他茶类在推广和普及程度上有很大差距,品牌发展之路也仅仅停留在起跑线上。
纵观铁观音的营销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QQ临时消息、垃圾邮件时不时“骚扰”你一下,直访电话更是不厌其烦在你耳边回响,铁观音确实使用了很不光彩的“技能”,但当铁观音热席卷全国,人家就已经成功了。在这里,所有消费者看到的不仅是茶本身,而是一种茶品牌背后的自信、大胆、开放的企业精神。
近年来,政府严格限制公款高消费,“天价茶”、“贡品茶”时代一去不复返,中低档茶叶在国内更是掀起阵阵热浪,曾经借助政府宣传扶而摇直上的信阳毛尖更是岌岌可危,借助政府捆绑营销绝非明智之举,只有确立正确的企业定位,加强自身品牌的推广和宣传,方能冲破地域阻碍,重新活跃在中国茶场之上,重振百年雄风。
除了粗劣的市场营销令人怒其不争外,目前市场上冗杂的毛尖品牌更加令人头疼。专门做茶叶批发生意的付先生提起信阳毛尖便连连摇头,一脸无奈。
“毛尖品牌太多了,我一个卖茶的都常常眼花缭乱,真假难辨,更别提消费者了。”磅礴新闻了解到,信阳毛尖品牌繁多,大大小小有几十种,如信阳县的“文新牌”、“龙潭牌”、新县的“新林玉露”、金刚台、大苏山的“雀舌茶”、“银针茶”、“大别山龙井”等。
冗杂无序的毛尖品牌不仅令茶商伤透了脑筋,更加大了消费者择选优质茶品的难度,市场上各品牌茶叶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培养更具发展潜力的优质茶种,这对于迫切渴望走出去的信阳毛尖来说,无疑是剪不断,理还乱。
曾与西湖龙井比肩的信阳毛尖也曾走俏国内,远销欧美,短短百年却物是人非,沦落为其他名茶的陪衬品,对于茶而言,如若只存活于当地人心中,而未能普及开来,绝对是一种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
一小撮茶叶,在沸水中起伏、颠簸,在温水中沉淀、舒展,信阳毛尖品牌的发展也当如此。只有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打破捆绑营销的壁垒,健全市场机制,少一些虚假,多一丝淳朴,少一分怯懦,多几许开拓,到那时,信阳毛尖方才能扬眉吐气,无愧于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
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充斥着机遇和挑战,对于信阳毛尖来说,确实需要点“王者归来”的霸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