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来了场“倒春寒” 福建春茶新芽品质或更好
发布时间 2016-03-14 浏览 50402 次
企还认为,今年初气温偏低,武夷山年前还下了几场雪。“瑞雪兆丰年”,寒冷天气对茶叶“休养生息”有利,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茶农基本不需要打药,有助于提高茶叶质量安全。

茶叶发芽期前气候比较湿润,雨水充足,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目前茶叶生长情况很好。”安溪祥华茶农吴先生说,如果4月下旬至5月份采摘时期雨水少,今年的茶叶将“很完美”。

台湾低海拔茶园遭殃 品质茶上市得推迟

虽然福建茶叶产区受影响不大,但海峡对岸的低海拔(400米以下)台湾茶园在这场“倒春寒”中则受到影响。台湾嘉义梅山茶农李明璋说,原本低海拔茶叶在3月底4月初就可以采收,现在大约都要推迟10天以上。而4月上旬,高海拔茶区也临近采收期,到时采茶工人不足的问题将会更明显。只不过今年春茶雨水充足,估计台湾茶园还是会丰收。

“目前采摘的茶叶只能用做饮料茶原料。”台湾南投阜泰茶厂老板李奇峰说,因为这场“倒春寒”,低海拔的茶叶采摘期都往后延迟了7天至10天,原本现在需要长到五六厘米的茶叶,受到寒冷天气影响,变成了长不开的“开口叶”,机器采摘时,还很容易采到老叶。

据李奇峰介绍,采摘前,茶叶需要经过5-7天8℃以上的天气,才能茶芽萌动,如果这期间遇到低于4℃的低温,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冻害。遇上低于0℃的低温后,茶芽可能会冻死,这就意味着茶园减产,必须等下一波新芽萌发才能采摘。

【延伸】茶园遭遇倒春寒 茶农护茶有高招

初春气候多变,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到10度以下,甚至雨雪天气。此时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早晚却寒气袭人。为了应对“倒春寒”,农技人员提供了几个保护茶叶的好办法,茶农们也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一是篷面覆盖,覆盖有防风、保湿和遮光这三个效果。篷面覆盖可以在夜间提高0.3度到2度,防冻效果比较明显。

二是熏烟防冻,可以借助烟幕防止土壤和茶树表面失去大量热量,起着“温室效应”的效果。

三是喷水洗霜,遇到有霜的夜间,可以在茶树表面达到冰点时进行喷水,可以使气温降低缓慢。只要连续不断喷水直到日出后气温升高,就可以防止茶叶温度降低到零度以下。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