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有了这满屋子的碗、盏、壶。
态度,烧陶有一段不了情
王向阳骨子里喜欢画画,“你说为什么双眼皮就比单眼皮好看?”他抛出一个问题。接着解释说,从西方透视学原理分析,双眼皮多了一条线,在线条下,光线自然形成阴影,使面部更有立体感,更有美感。
上大学时,老师常常拿着一本《瑞丽》杂志,封面上有孪生姐妹模特,老师让学生们临摹写生,从中观察其中细微的面部差异,最终分清楚谁是姐姐,谁是妹妹。“还有调色,我原来学油画,对色彩特别敏感,暖绿、冷绿怎么区分?怎么调出‘高级灰’?都需要训练。最终,这些基本功对陶艺创作起了很大作用。”
山西陶土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当年,老师张尧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就是看中山西这块艺术沃土,才到山西师范大学任教的。师从张尧以后,王向阳的艺术世界一下子打开了,受到北方山脉形态的启发,他在青花瓷上描摹远山、缓坡,远看山色如黛,近看竟然是一粒粒灵动的圆点,那么聚集着、可爱着。
王向阳敬佩著名陶艺家姚永康先生,姚先生做出了具有民族意味的现代陶艺作品。他是他的标杆。
温度,茶里有一股烟火色
只一年时间,王向阳的黑釉顺利出窑。有时候等着成批烧制,一个月里不停地喷水,以防止器皿开裂。在景德镇的时候,他一天只能画两件青花瓷瓶,别人的成品可以堆满一桌子。他承认:“我太慢,没办法。”
王向阳发现,山西在宋代就能做出兔毫和油滴,但山西身处内陆,交通不便,因此陶瓷用品市场狭小。而福建沿海贸易发达,建盏制作很快实现规模化,出口到日本,成为名品。王向阳不服气,一直不服气。
山西黑釉窑变瓷以兔毫和油滴最为常见,山西博物院收藏有两件金代山西窑烧造的油滴釉碗,其技法较之建盏并不弱。从胎釉上看,山西黑釉窑变瓷多为灰胎或土黄胎,胎质较粗疏,釉薄亮黑;福建建窑胎质坚硬,胎色赤黑,釉厚漆黑。
“哗啦”一声,王向阳拉开两个抽屉,里面是他烧制黑釉茶具的残次品,兔毫、油滴,或如星子,或如闪电,每一个都经历了天时地利人和,每一个都在某个温度的瞬间窑变成色。它们也属孤品,却只能成叠地躺着。附近,被精选出的成品光彩夺目。胜者为王
,然而,败者必须为寇吗?
胜者的背面底部,会打上两个篆体字“向阳”。
气度,中国有一个山西窑
作家唐晋曾与瓷器鉴赏家雪野有过一段对话认为:山西南部窑口至太原为界,瓷器胎质细密轻巧,造型秀雅,有中原汉文化的传承。太原以北至大同、阳高,瓷器胎质粗疏厚重,造型粗犷,带有游牧文化的气息。总之,山西南部瓷器纹饰大都写实,刻画细腻,而北部的纹饰大都写意、豪放,一只鸟可以一笔而成,有大朴大拙之美。
明代大移民时,山西制瓷工匠被迫迁徙南下,制瓷技术传播开来,快速推进了景德镇瓷器的一统天下。因此,山西人对景德镇瓷器成为瓷业霸主,功不可没。
陶,掘于深山沃土,运于阡陌城乡,熔于氤氲升腾,凝于范式造型,陈于殿堂桌案,易于贩夫闹市。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