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历史与空间:瓷都──
下一主题:柴窑、煤窑、气窑的差
佛光大增。道人语是也非也,且不评说,但柴窑瓷发出的“宝光”,他是慧眼捕捉到。建国瓷厂最后一位把桩师付胡家旺先生说,柴窑瓷的古朴老气,就是资深的老道慧眼,也很难断定它的准确年代。一些爱好柴窑瓷的朋友说,看贯了建国的柴窑瓷,再漂亮的气窑瓷也不屑一看。的确,建国瓷厂的青花也好,青花釉里红也好,所发出的宝光,既别于“火光”,又别于“贼光”的光波,脉脉含情,更有神奇的窑变颜色和各种花釉发出的宝光,都能在视觉艺术上给人以灵性和感悟。美哉,宝光! 有人还说,火性还表现在釉面滋润感上。人们常把釉面滋润作为评价瓷器之美的重要方面。景德镇的瓷器“白如玉”,决非“白如霜”“白如雪”,这玉含有生命的滋润感。俗话说,人养玉,玉养人。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景德镇的湖田窑青白瓷,都达到了“假玉”的艺术效果,至今为后人赞叹不绝。为了达到釉面的滋润感,传说宋代名窑窑口釉里加入了玛脑、珍珠粉等贵重成份。景德镇的颜色釉明、清以来,同样也用上了珊瑚、玉石、珠子等珍贵原料。我有一只祭红印泥合,是建国瓷厂配釉老人留下的。共有三只,儿、女各一只,我这只是同他儿子在老母亲箱子里要来的。工艺精巧,祭红色正沉稳,滋润的釉面触手流油。他儿子开了大作坊,子继父业,专门用气窑烧祭红。他儿子说,他的气窑怎么也烧不出柴窑的釉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