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玉:又一种疯狂的石头
发布时间 2016-05-23 浏览 51412 次
量农民上山、下河,采集黄龙玉。龙陵县官方资料显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周边群众大规模地进行偷挖乱采。农闲季节,上山参与非法开采、贩运黄蜡石的人员最多每天达1000多人。”与此同时,龙陵外来人口激增,北京、广东等地商人汇集于此,其中既包括玉石加工业,也包括黄龙玉雕刻品与毛石的流通领域商人。2006年,小小龙陵因为黄龙玉而热闹非凡,有分析称,黄龙玉每天的交易额可达数百万元,交易热潮迅速波及了附近的翡翠重镇腾冲、瑞丽,翡翠从业者成为黄龙玉市场的有力推动者。

  在此期间,一些宝玉石界的人士也来到迅速繁荣起来的龙陵玉石市场,他们的现身说法与出手购买更让市场火上浇油。黄龙玉的矿物身份也被宝玉石检测部门鉴定了出来——玉髓,这个结果多少让人有一些失望。

  2006年10月,保山市在一次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正式介绍推出黄龙玉,表明了政府将黄龙玉作为产业发展的决心。随后,黄龙玉市场也迎来了它的一次阶段性历史高潮。

  黄龙玉也有赝品

  黄龙玉的身份有了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但收藏的概念却并没有解决。收藏者在购买黄龙玉时仍然一头雾水。

  “A货黄龙玉,保真……”

  “籽料黄龙玉……”

  “山料黄龙玉……”

  黄龙玉的叫卖似曾相识。

  石商陈运恒在龙陵已经做了一年的黄龙玉生意,他说:“目前好的黄龙玉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冻料,一种是山筋料,一种是水石……”这些说法仿佛也是在说寿山石、玛瑙和翡翠——黄龙玉的销售借鉴了市场上各种活跃的宝玉石品种。

  以自然属性而论,矿物一般分为原生矿和次生矿,原生矿就是通常说的山料,翡翠叫新坑,而通常说的籽料属于次生矿,翡翠则叫老坑、水石。以山料、籽料的概念卖黄龙玉也有它的道理。

  负责龙陵黄龙玉储量探测的工程师梁斌介绍说,由于黄龙玉在市场上比较好卖,且能卖上价钱,因此假冒黄龙玉的情况比较常见。假冒的方法一种是使用代用品,如米松石、加色玛瑙等,另一种是人工染色、加色、注胶等。而据云南省珠宝质量监督所主任吴云海分析,除了以上方式外,因黄龙玉与石英共生,结晶粗者为石英,结晶细者为玉髓,商家也往往用石英岩来冒充黄龙玉。鉴于这些假冒情况,有卖家提出A货的概念也事出有因。

  黄龙玉除了各种雕件的买卖,像翡翠、和田玉一般的毛石交易也如火如荼。据陈运恒介绍,黄龙玉在千元左右价位的“赌石”交易最为活跃,“赌石”也是翡翠交易中最常见的交易方式。这与黄龙玉毛石与翡翠毛料有壳、有雾的特征类似有极大关系。

  如果说市场刚刚开始,一些较为精明的行家还在百元级的石料中淘宝、捡漏的话,那么,在较好料种进入普遍千元级以上的交易之后,各方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比较微妙了。尤其是对于万元级以上的石料及雕件,交易双方都比较谨慎。 #p#分页标题#e#

  陈运恒说:“作为商人,肯定从获利的角度考虑问题。由于政府部门已经禁止了民间的采玉行为,而取得采矿权的公司目前也没有采掘出新的矿石,因此目前交易的黄龙玉只是石农以及收藏者手中的存货。本身好的黄龙玉也就集中在2平方公里左右那一部分的山上(目前公开的数字是主产区面积为1.68平方公里),感觉比较稀缺。因此,石商对于好石料的升值前景非常看好,不太倾向于把它们出手卖掉。”

  2007年年初,黄龙玉的价格出现了回落,目前回落行情仍未结束。对此,有观点认为,这是对黄龙玉短期交易虚火的调整,市场发展过程中就会挤出泡沫,但是一些石商也认为,黄龙玉的价格回落与过春节,进驻龙陵的各地商人回家过年歇业有关。随着春节假日结束,黄龙玉价格又马上出现了回升迹象。

  到底是黄金还是土块

  业内专家对黄龙玉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人指出,黄龙玉之所以仍然雾里看花,除了其在收藏领域出现的时间比较短以外,政府的商业开发目的也是原因之一。

  从“龙陵玉”的提出到黄龙玉的命名,政府是将其作为一项产业、一个品牌来开发的,这样就有意无意地掩盖了黄龙玉的真实矿物学属性。据说,当地政府试图将黄龙玉申请为一个全新的矿物品种命名,就像翡翠一样,但是专家对这个申请被通过的可能性并不看好。

  实际上,宝玉石领域对于黄蜡石也并不陌生。石英成分的黄蜡石从发现开始就是作为仿冒翡翠的反面形象出现的,而石英质的黄蜡石也产于我国其他地区,并不鲜见,以石英或者玉髓卖出天价似乎有悖常理。业内有专家认为,好的黄蜡石出现万元左右的价位是有可能的,但是几十万元的价格就比较夸张了。

  中国宝玉石协会原副会长栾秉王敖认为:“黄龙玉的叫法不妥,既然这种石头有明确的矿物名称,鉴定为玉髓就应该叫玉髓。我国玉髓的历史比较悠久,与玛瑙同类,市场认同不如玛瑙,价格较低,卖到几十万元,收藏者就要格外小心。”

  北京大学地质系王时麒教授是第一次听说黄龙玉,他表示:“玉髓价格低廉,颜色有白、红、黄、褐、绿等,只有绿玉髓和蓝玉髓的价格比较高。理论上讲,如果出现一种新的种类,其质量也非常好,不排除有出现高价的可能。但是玉髓作为矿物,透明度并不好,而且很脆。另外,如果矿物产量比较大的话,即使东西不错也不一定卖得出好价格,比如水晶,论质量也非常好,但是大量巴西水晶上市让水晶卖不出高价钱。”

  云南当地的专家,无论是吴云海还是梁斌,都坚持认为,尽管黄龙玉是一种玉髓,但其品种特殊,具备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如颜色鲜艳,润度好,主色又是中国人最为喜欢的黄颜色,喜欢的人多了自然价格水涨船高。何况任何矿物都有不同的级别,碧玺、石榴石、祖母绿,包括钻石,质量较差的价格不高,而好东西才有好的价格。黄龙玉也不是随便拿出一块就值很多钱,在今年年初价格回落时,回落幅度比较大的都是质量较低的石头,质量较高的石头很稀少,价格也能够稳定在高价位上。

  在中国的玉石文化历史里,与文化内核接近的品种不断被接纳,甚至有后来居上的例子,和田玉如此,田黄如此,翡翠如此,仅入市30年的巴林石也如此,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让黄龙玉有了在全国确立一种新收藏门类的可能性。但是,有观点指出,无论是和田玉、田黄,还是翡翠,都与皇家的推崇有着直接的关系,巴林石除了与已被认同的名石品种相若以外,各大名石短缺也给了它天赐的市场机会。黄龙玉具备这样的条件吗?

  收藏市场经历过“夜明珠”、“金香玉”、硅化木等一次次热潮,被公认、被喜爱、良好的流通性都不是轻易可以获得的——文化的认同与价值的市场考验都需要漫长的过程。就像田黄,明代有了田黄的记录,但直到清代早期还未被普遍重视,只是在清帝,尤其是乾隆的“提携”下,民间渐渐兴起收藏之风。然而,即便有了这么多年的沉淀,至今仍有人认为,田黄被人为神话,身价被盲目推高,作为投资品种存在风险。黄龙玉的收藏从民间兴起,由商业推动,很多介入的收藏者更是抱着短时间内获取升值收益的投机侥幸心理,市场距离水落石出尚有时日。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