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嘴壶茶艺师:云宝
作为一名茶行业的人员,云宝喝遍无数好茶,同时也期盼自己对茶有更多的了解。而岩茶的制作工艺,之前的他早已知道得滚瓜烂熟,但是却没有亲自动过一次手,所以这一次,他还是得动手见真知。
谈起印象最深的场景,云宝似乎有些“拆分不了”,因为他觉得每一个场景都是莫大的收获。
云宝:“这次我理解到一个事情,喝茶不仅喝手艺,还得喝感情。孝文家茶之所有让我觉得好喝,离不开孝文家所有的小伙伴们,无论做茶师傅还是工作人员都很棒,每一个人都很用心,不管是墩水叔,还是孝文哥,孝文家每一个人对茶、对人都很好,也许,在这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善待每一泡茶,因为这里面凝结了许多的感情。”
云宝:“还不知道岩茶之前就知道大红袍这个名字,很容易把人绕晕的名字,通过这次活动有了全新的理解。能够零距离接触制作一泡牛肉,这是要多么大的福报才有的机会。而其中给我体会最深的便是摇青步骤。我认为这是武夷岩茶的关键,大红袍能体现武夷山,摇青体现岩茶!”
企业家:刘小娟
这是一位爱茶之人,愿意为茶深入实地。
实际上在六大茶类中,对于岩茶,她并不是最“感冒”的,因为了解太少。通过这次制茶之旅,她期待能看到岩茶的美,以完成自己心中未补全的岩茶美。
在亲身体会制茶,以及一场场的茶会后,在刘小娟的心中,岩茶之美已默默绽放。
刘晓娟:“不得不说,我重新认识了岩茶,这个人工智慧与天韵结合的动人之物。那一晚,我们对冲盲品孝文家茶小品种水金龟和白鸡冠,优秀而迷人的香气,汤感,喉韵,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敬畏之感。它除去了生活中的浮躁,而且在孝文家茶层次变化的不断的冲击中,我也看到了孝文家茶对制茶的认真,每一个品种每一步都扎扎实实,不省约。这一点,对我以后的工作管理和生活中也有着莫大的启示。”
室内设计师:苏国强
做设计的人总都有一股文气,而他来到武夷山,正是因为茶文化与他有着“文”上的共鸣。
同时,他也期待制茶的过程中,那充满泥土气息而实实在在的工夫能感染到他,来一次“文武双全”的寻觅之程。
最终,作为设计师的苏国强还是把眼光落在了一个“美”字之上,无论品茶还是生活。
苏国强:“审美,是作为设计师必备的技能吧。而品茶,则需要去感知更大更宽阔的美。活动中,我们不仅提前审品了自己制作的茶,而且孝文家还慷慨的拿出多个稀有品种让我们来品鉴,岩茶之美内敛而又磅礴,给予了我许多创作的灵感,这才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以上照片都来自每一位参与者自己的相册。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篇武夷岩茶的科普文。然而它却记录下了在某方面比知识科普更为重要的信息——在与一片茶叶的深度接触中,一位爱茶之人,究竟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感情。
就像有着“移动的发胶”称号的C罗捧起欧洲杯时,所有的关注点,早已从发胶聚焦到了奖杯上,因为这才是对熬夜一个月看球最终的敬畏。
或许,对一个茶山,一款茶每一个细节的真挚喜爱,才是对这泡茶最好的回报。
撰文/何如卿
摄影/活动参与者、赵科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