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镇话源流
发布时间 2016-07-16 浏览 46811 次
六”二字,似为编号。汉代不少雕塑,如带有宽大台板的玉羽人乘天马和虎、豹、龟、鹿、羊、异兽等蹲伏动物雕刻,不少原始用途也许就是压镇。当然镇也并非为平民百姓所用,皇家、贵族、官吏才能使用这些奢侈之物。

  晚唐孙位绘制有《高逸图》,在高士所坐毡毯的四角仍描绘有半圆形附提纽的镇,保留至今的许多唐代狮、兔等造型石镇以青石、汉白玉、滑石制成。古代玉与石的划分不明晰,唐宋时期汉白玉也被称作“珉玉”,在当时于田(和阗)玉与汉白玉、滑石质地的石镇在唐代都应该是被视为玉雕作品的。

  在宋代桌椅、板凳等高脚家具开始大量使用后,镇作为压席具的作用淡化了,但仍沿用下来。一方面是转

为压书、压纸的文房用具,至今镇纸仍是重要的文房用具。明末文震亨《长物志》在《器具》篇里记述有镇纸和压尺,“古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诸式,最古雅。铜者有青绿虾蟆、蹲虎、蹲螭、眠犬、鎏金辟邪、卧马、龟、龙,亦可用”。

  而在民间,各式石镇开始普及,如石狮等小型石雕流行开来,在北方,如陕西和山西等使用火炕的北方省份,明清时期除了压书、观赏、寺庙供奉等用途,石狮等小石雕还派生出了另一种新用途,为了避免幼童在无人看管时摔下炕,要把小孩用布带拴在石狮上,故而这类石雕又称拴娃石,都有个可穿绳的透孔。在陕北还有这样的说法,看门的石狮叫“巡山狮子”,面貌要凶恶些,而拴娃娃的石狮,造型多可爱夸张,这些带有卡通味道的拴娃石狮在陕北、关中大量保留下来。

  除了拴娃石,在清代、民国还有一类石镇大量存世,一般用质地好的青石等制成,上部以卧童、仕女及狮、虎、兔等为提纽,下部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宽大台板,形体比较大,这类压石民间做女红时使用,用来压上过浆的鞋底等布件。存世品中尤以山西为多,笔者在北京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看到不少这类台板的各色晚期石雕,主要为山西压布石。压布石的用途其实与古代石镇大体相当,只是转化了使用对象罢了,可称晚期民俗石雕中的特色之作。

  在民间收藏热未兴起前,作为压石的民间石狮和压布石价格并不高,几百元就可购藏。但随着近年对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品的重视,一些美术单位、民俗博物馆和一些艺术家、文学家大量专题收藏它们,这些晚期压石作品价格暴涨,除了砂石作品因质地较粗无法精细雕凿而价格较低外,青石、白石和一些较好质地的小型压石作品甚至涨至数千元之价。随之新仿品也大量充斥于市场,很多新的压石、拴娃小石狮雕件甚至比真品表面更为光润、油滑,似乎传世痕迹很重,但其包浆、凿痕和熟旧程度还是与历经岁月沧桑的古旧品不同,在购藏时应警惕伪品,多揣摩真品的石料、雕工和手感,才能做到去伪存真。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