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市场正经历天堂与地狱_业界聚焦_新浪收藏_新浪网
发布时间 2016-08-05 浏览 51346 次
是大多数市场的常规形态。事实上,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收藏”这一投资门类,并且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交易早早先于股票市场的形成。从大范围来说,艺术收藏投资一直都只是圈中人的秘密花园。直到2008年,数据经济第一次掀开它无情的本面,于是,大笔资金撤出资本市场,它们另寻他处,走进艺术品市场,大额冲击一下用资本这一杠杆将这个秘密花园推上聚光灯下。是资本的操作也好,是艺术品市场本该获得的价值回归也罢,总之自此,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了它的第二次生命,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艺术品市场的“亿元时代”也急速到来。2008年到2013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疯长的五年,元代青花、宋代汝窑、明朝斗彩、清代粉彩、珐琅一次次震惊全球。人人都睁大眼睛,只恨少了一双慧眼,亦有人匆匆入市,但被艺术的门槛狠狠绊倒。不少人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暂避的港湾,这是一个泡沫的帝国。果然,当股市、房市再次吹响号角,他们又匆匆回归。资金大笔游走令艺术品市场骤然冷清。事实上,它不过是重回冷静。经过两年多的调整,2015年开始,中国艺术品不再那么的疯狂,这种平静更多的是在释放理性信息。在这两年的春秋拍卖中,譬如中国近现代瓷板块,其作品成交价基本接近市场预期。大量中青年实力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在3万-6万元的正常价格区间内,而早期某些被炒作艺术家的作品不再出现上百万元的高价,有的流拍,有的仅以往年价格的一半成交。可是一旦好作品面世,还是能受到市场和买家的肯定和追捧。当然,市场不仅仅是拍场。一个健康的艺术品市场应当由藏家、艺术家、经纪人、拍卖行等方方面面环环相扣。而从发展的顺序来说,一级市场应当先于二级市场、推动二级市场,然后二级市场再反过来作用于一级市场,以此互相促进。但中国的资本能量显然使这个发展过程跳跃着、加速着前进,一二级市场分离、颠倒的发展使一些关键问题被忽略,模糊地带顺势而生。其实对于拍卖场,一直存在着多种看法。但是从我的观点来看,从世界各大艺术品市场的成熟表现来看,二级市场都不可或缺,它无疑是衡量、表现艺术品市场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所含有的透明、公开数据量最大,不管是从时间纵度上、还是作品横向比较上来说都有很大的意义。因此,如何发展和健全它,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来说极为重要。而这两年的洗牌,正是一次梳理。越来越多的藏家理念逐渐成熟,眼光也越来越专业,他们开始深入地了解艺术家、了解作品,也开始懂得判断和删选。之前一些泡沫、一些浑水摸鱼的情况逐步显现并被藏家所抛弃。可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一个富有冲击和挑战的时代。优秀艺术经纪人的缺乏仍是一个大问题。目前中国整个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做的并不好,这是长期市场积累下来的,也是中国整个环境在艺术文化教育方面缺失的问题所造成。我衷心希望能培养更多相关专业人才来进入这个板块,一旦称职经纪人、代理人可以出现在这个市场上,无疑能为艺术家创造一个安心创作的环境,能为市场创造出一片健康、积极向上、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毕竟,中国艺术品的实力有目共睹,中国艺术品市场还有很多可能,还有国内、国际相当大的可发展空间。因此,对于整个市场的后续发展,作为藏家、作为一个圈内人士,我持看好的态度。而对藏家、爱好者来说,如何在市场中把握先机,如何买对买好,除了冷静客观地分析市场之外,最基础的、还是“眼力”本身,即对艺术作品本身的欣赏能力、对艺术家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整个收藏板块发展史是否有足够的、正确的知识积累做铺垫,这对于收藏来说是重中之重,也是在收藏的天堂与地狱的岔路口的重要指路标识。(陈海波)来源:收藏快报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