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高潮发起于1996年夏季,当时邮市的升势已经基本确立,但夏季不利于邮品交易,部分炒家借助将要发行《朱德诞辰110周年》和《白鳍豚》、《华南虎》币的利好消息,向流通纪念币注入大量资金,导致它们价格猛烈上扬,其中尤以伟人系列和珍稀动物系列涨幅为大,许多低档币短期内升幅超过10倍,其中《宪法颁布十周年》价格由每枚2.5元升至40元。在这波行情中,《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等高档币表现一般,表明此波行情的投机气氛极浓。这次高潮一直持续到当年秋季,流通纪念币大全册摸高2000元,由于邮票市场的大规模启动而告一段落。
第三次高潮发起于1997年3月,当时邮市已经进入全面疯狂阶段,大量社会资金纷纷涌入,流通纪念币以其交易方便、易于保存以及前期的巨大获利示范效应更成为众矢之的,价格剧烈波动,其中珍稀动物特种币尤为活跃,《熊猫》最高曾摸至350元,而《宪法颁布十周年》和《宋庆龄诞辰100周年》最高达到80元,币市曾一度见不到50元以下的流通纪念币,显示了社会游资的巨大能量,全套流通纪念币价格一度超过5000元。
1997年4月起,邮市投机泡沫纷纷破裂,流通纪念币也告不支。当年7月,我国发布了关于禁止非法买卖人民币的通告,工商行政部门查处了个别邮市的钱币经营者,遂引发了币市的疯狂大崩盘,一时间市场谣言四起,一片恐慌,各个品种价格狂泻,人们不计成本地抛售。后来中国人民银行又出台了关于人民币交易的有关细则,稳定了币市的人心,但毕竟大势已去,流通纪念币的每次反弹均成为投资者出逃机会,所有坚守者均被深度套牢。
由于三年多来流通纪念币部分中后期品种的巨大跌幅,使一些人怀疑流通纪念币是否还具备再生的能力。事实上,在有后续发行题材的品种中,流通纪念币的扩容压力是最小的,原因在于它的发行是一种政府行为,权威性高,并无利益驱动;流通纪念币品种虽少,但却成系列,均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容易为社会公众所接受;流通纪念币保存、交割方便,尤其重要的是流通纪念币收售价差极小,而且统一,变现性较好,便于资金的进出,这一特点是大多数邮品和磁卡所无法比拟的。具备如此多的投资优势的品种,是不可能被人们遗忘的,随着时机的成熟,它必然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热潮。从流通纪念币的市场现状来看,其龙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早于两年前便探明了底部,今年初曾一度上试历史高点。在回探600元获得支撑后,近期该币再次领先上扬,冲击680元箱体顶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等强势币也积极跟进;而表现最弱的两套回归币市价仅略微高出面值,不存在下跌空间;新发行的几款流通纪念币均是低开低走,目前价格对投资者颇具吸引力。流通纪念币启动的内在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可以预期,随着年底流通纪念币大全册配册需求的趋旺,《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有可能冲破历史高点,而这种获利示范效应将会吸引社会资金注入,最终难免会引发新一轮投机性炒作,其中最具爆发性升值潜力的当属价位较低的伟人系列和题材优异的《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流通纪念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