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石赏石玩石趣味浅谈
发布时间 2016-08-10 浏览 50663 次
了500余块形象各异的石头,地面只留出不足35厘米的过道。2003年4月份,中央电视二台曾专门到我家采拍“石痴薛平先生”节日,在《艺术品投资》栏目中播放,使我多年来藏石成果得到了认可,付出的酸、甜、苦、辣得到欣慰。

  1985年,我收藏了一块(35×30×16厘米)的一块黑色的崂山绿石,好像被赋予了生命。起初,石底部黑色处不断逐年裂变出白色的岩片,然后白色部分逐年连结成块,又将原有的色彩遮住,这样白色部分变成绿色,形成的绿色部分又逐年泛起黄色的斑纹,像鲜花一样“开放”,非常奇特。因此,我给它起名“山花烂漫”。有人看了愿出高价收藏,我哪里舍得。

  我觉得藏石、赏石,玩石头不能远离艺术,不能脱离社会实践,离不开对奇石瘦、绉、露、透、丑和形、质、色、纹、韵的审美和寻求,离不开神形兼备、诗情画意。否则审石、品石效果就不完美。

  宋代大诗人陆游说过:“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是对石的最高评价奖赏。我发现,鬼斧神工的奇石,蕴藏着情趣美、意蕴美;绘画艺术的线条美,色彩美、形象美;雕塑艺术的造型美,变态美;艺术品中的工艺美、图案美、纹饰美;影视艺术中的人物动作、景象、声音美,甚至可以测听到音乐的旋律美。

  藏石、赏石、玩石者的经历与生活环境、文化素质、思想修养、审美观念、情趣有直接的关联。不同的赏石者对石的认知各异是可以理解的,但要避免偏见,需要加强交流蹉商,求得共知。

  藏石,大小随其意,选藏精品按财力,获得奇石是机遇。赏石,先看形态、神韵和质地,是否温润、色泽鲜活、纹理丰富细腻,能否体现真、善、美的自然本性,能否与人的心灵互通互动。玩石,不要攀比,量力而行,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玩出情趣和水平。

  为了读懂“石经”,博大精深文化,要多读地质、气象、水文方面的书籍,研究学习文学美学理论和绘画原理,重温古今诗词歌斌,浏览雕塑,游览名石产地,了解赏石资源分部情况,在藏石、赏石、玩石的实践活动中汲取养料,接受启迪。当然,在这个基础上,要学好“读石”也非易事。主要的是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要有一定修养和灵感,特别要有激情,要有吃苦耐劳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的去探索、去追求、去体验“石不能言最可人”的真谛。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