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产业创造“绿色奇迹”
发布时间 2016-10-16 浏览 50712 次
茶叶机械有限公司通过两年研发,生产出了这套贵州首台自主研发的茶叶自动化流水线加工设备,造价600多万,单套日产可达800公斤干茶,与老式加工设备相比,效率提高近十倍,品质要比人工加工稳定且达标率高。

  “面积上来了,产量起来了,企业产能、技术和装备水平提升的步伐也势必要加快,这是贵州从茶叶种植大省向茶叶强省转变的重要一环。”贵州省农委常务副主任胡继承说。借力机械化,贵州茶叶正在通往“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绿色生态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

  一组数据告诉您贵州在茶叶质量安全方面做了些什么:全省完成绿色生态防控示范面积136.7万亩,在全国率先禁用水溶性农药及草甘膦,坚决把所有危害茶叶质量安全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中。

  行走茶区,总能听到茶农这样的诉说:茶叶带给我们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好爱护好它。朴实的话语透露出他们爱茶护茶的信念。

  凤冈县连帮林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宣传督察组队长张雪丹从事巡逻三年,在他看来,这几年茶农们的意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统一农用物资采购、有机肥施用、生物农药喷洒、茶青市场管理、茶青采摘标准的统一不仅是措施和手段,更是他们保护这一方净土的根基所在。

  好茶是加工出来的,贵州茶清洁化的加工模式、茶青到茶叶全程不落地的加工程序已毋庸置疑,“做干净人、挣干净钱、卖干净茶”已成为贵州茶叶生产商们不言而喻遵循的准则。

  欧盟标准,是国际上最难通过的茶叶标准,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让一批茶叶全军覆没。“不能让任何有可能达不到欧盟标准的茶叶被我们生产出来,因为生产一斤就意味着浪费一斤。”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兴说得的斩钉截铁。

  贵州高原春雪有机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兰东,在湄潭县抄乐镇和兴隆镇拥有5000多亩茶园,以踏实做茶为原则的他在当地已成为赫赫有名的人物。很多人敬他,亦怕他。

  “如果我们这一片的茶叶有一家不合格,全部茶青他都不收购了。”核桃坝村民汪庆学最近几年做茶最深的体会就在于此。

  “贵州绿茶,是可以自由呼吸的茶。贵州茶是健康、绿色、有生命的。”胡继承说。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