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奥运币龙头地位难以取
下一主题:市场上金币的变现渠道
第三、 发行目的的区别
普制币发行目的是参与市场流通、丰富钱币文化、体现特定主题。早期精制币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出访或接待作为赠送的礼物。而从91年以后发行的精制币在作为礼物的同时又考虑了收藏爱好者的需要。这一点央行在回复精制币爱好者的邮件中给予肯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市场货币流通状况和钱币收藏者的需要决定是否发行普通精制纪念币”。也就是说,在某种严格的意义上讲精制币才是为收藏所生。
第四、发行量的区别
普制币发行量最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是156万枚 ,最多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是3000万枚。而精制币早期品种发行量在千枚左右,从96年至今的品种一般是2万枚 。量的多少决定着供求关系,决定着自身的收藏价值。
第五、发展空间的区别
目前,精制币的收藏和研究刚刚起步,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正不断地加入到收藏精制币的队伍中来。尤其是收藏普通纪念币的朋友,随着对精制币了解的深入,实现对收藏境界更高的追求,更会迅速的参与进来,未来发展空间是无可限量的。而普制币收藏发展至今的状况是有目共睹,不必多言。
第六、发行渠道的不同
普制币的发行多是走银行,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而精制币是由中国银行授权康银阁公司统一装祯销售,对各承销商是按比例分配。这样货源分散,有利于收藏爱好者收藏沉淀,不利于庄家集中控盘进行炒作。从而能够保证精制币的收藏队伍健康发展。
精制币和普制币的关系,我曾经将它们比作邮票中无齿小型张与有齿小型张,现在觉得并不恰当。因为“有齿”和“无齿”只是量和形行式上的差异,没有工艺上的差异,而精制币与普制币不仅量上差距悬殊,其制作工艺和艺术效果上更有着天壤之别。精制币作为中国钱币的一朵奇葩,必将在收藏领域里谱写一篇辉煌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