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山:“融”出来的茶旅产业综合体
发布时间 2016-11-08 浏览 51160 次
的改变。“以前是只管种茶、采茶、卖茶,现在茶家乐的生意红红火火,自家茶园产的手工茶也成了抢手货。”高师傅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的手工茶就卖了近10万元,这是以前卖鲜叶时想都不敢想的。

  名山区政府副区长王欣表示,近年来,名山区以35.2万亩茶园为依托,着力打造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通过实施“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行动,大力促进茶旅融合发展,辐射带动了走廊沿线的12个乡镇近15万群众广泛参与,促进了蒙顶山茶品牌价值提升和农民可持续增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一组数据更充分地证明了茶旅融合对于名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重要意义:2016年上半年,全区旅游接待18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2亿,乡村旅游提供就业岗位2000人,新增直接就业人数1500人,辐射带动就业人数1.5万人,农民年人均旅游收入增长4.5%。

  依托优势 突出特色

  打造茶旅融合大景观

  行走在名山区万古乡通往中峰乡的精品旅游线路,两旁的梯形茶园像绵延的绿浪,缓缓延伸向远处,茶园间插满了黄板和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薄雾下,正在茶园间劳作的茶农依稀可见。

  以“茶为本、文化为魂、茶旅融合、生态康养、全域旅游”是名山区茶旅融合发展思路,然而,要如何凸显特色?近年来,名山区以数十万亩优质生态茶园为背景,通过套种花卉苗木,形成“茶中有花、花在茶中、梯次开放、四季辉映”的茶乡美景,并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凸显科普、健身、观光等旅游要素的“差异性”,避免“同质化”竞争。

  利用灾后恢复重建机遇,名山在整体推进产业发展、标识标牌设置、乡村旅游道路建设等面上工作的同时,确立了“一山一湖一廊”(一山:蒙顶山,一湖:百丈湖,一廊:百公里百万亩茶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走廊)的茶旅融合发展布局重点。在蒙顶山建设上,突出“茶文化圣山”做茶的文章。在百丈湖建设上,围绕“茶与水的交融”做水的文章。

  今年上半年,名山区完成了连接蒙顶山(禅茶之乡)——红草坪(骑游茶乡)——牛碾坪(科普茶乡)的一期32公里“中国至美茶园绿道”建设。该绿道将名山区西北部的生态茶园、多彩林盘、湿地湖泊、浅丘山地等自然景观和茶庄果园、民居庙宇、新村公园、文化节点等串接起来,形成集旅游观光、健康骑行、品知体验、茶旅互融于一体,沿途有茶马古城、七灵广场、红草湿地、清漪湖、樱桃塘等重要节点和红草新村、牛碾坪茶旅综合体、官田旅游新村、蒙顶酒庄、特色茶家乐等旅游接待点。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