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极其珍贵但最终流拍的钱币同样可圈可点。"同治通宝宝泉局牙雕样钱"为清同治年间宝泉局按新钱图稿选用上等象牙精刻的一枚样钱,乃供皇帝御览之用,由于用料高贵、工艺精致,颇受皇上喜爱,大多自己留下把玩或作赏赐后宫、大臣之用,绝少流落民间。1940年代曾有咸丰、光绪牙雕样钱三、四枚真品发现,现均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样钱原为京城北新桥香饵胡同5号瑞府(户部尚书)之物,后经王希贤转让给马定祥,钱盒上还有马定祥亲笔"同治牙样1"五个字(所谓"1",是马定祥定为一等珍品的符号),估价为25--30万元,最终流拍。民国25年铸造的"孙中山像古布图壹圆银币"由上海造币厂试铸,直径为32 m m而与委托美国造币厂设计铸造的直径为35 m m的壹圆币不同,是我国自行开模试铸的最后一种银币,未曾流通使用即被销毁,存世量仅知2枚,估价为80--120万元,最终流拍。民国25年"国民党党徽中‘津’字试样币"为宋哲元主政平津地区时令天津造币厂仿照上海中央造币厂古布图案壹分铜币式样,铸造镌有"平"、"津"两字的铜币流通于北平、天津等地区,在古布图案铜币的国民党党徽正中加上"平"字和"津"字,以示区别。该试铸铜样币一出笼就引起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对而所铸之币随即被销毁。马定祥珍藏的"平"字、"津"字古布图案试铸壹分红铜样币,是当年造币厂主管私自留下的,均为孤品。虽然早年即有人作伪,近年大陆和台湾也有人仿制,但真伪相比有天壤之别,该币的估价为30--40万元,最终流拍。
"中国历代古钱币银锭铜镜"专场的成交总额为951万元,成交比率则高达85%。其中,海内孤品辽代"会同通宝"以55万元成交,创下了目前市场上中国古钱币的最高成交纪录。在700余项古钱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元代"大德元宝"(成交价22万元),南宋"大宋通宝当拾"(成交价16.5万元)等目前罕见的珍品,"宝泉局咸丰元宝当千雕母"(成交价27.5万元)因雕工精致传神,颇具时代韵味,为传世大珍。总之,品种、规模、品质,皆远甚于此前的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