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铜器非古物
发布时间 2017-01-09 浏览 50451 次
商周青铜器。有些仿古器还铭刻当时的制作时间。这显见与作伪判然有别。宫廷批量仿制铜器,一固然是好古之风,二是作礼器之用。《宋史礼志》记述了“诏求天下古器,更制尊爵鼎彝之属”的史实,目的是作为郊庙祭祀之器。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中还记载有仿制乐器的事。宋太祖时,王朴曾作编钟,但钟体均不圆,人皆以为王朴制作不准。及见到形状一样的周代铜钟,才叹服王朴铸钟技巧既高,且恪守法规。徽宗时新铸大晟编钟,其器形纹饰悉仿春秋时的宋公戍钟。当然,朝廷所仿铸铜器不仅应用于郊庙,也有赏赐臣下的。

陶瓷的仿古风气也相类,不仅官营作坊,这时的一些地方瓷窑,也多有刻意仿古者。从今天陶瓷考古的情况而论,同样完全证实了这一点。今人冯先铭《古陶瓷鉴真》一书以宋代为例说:“五大名窑的作品中有很多器形是仿汉代器物的。如戴维德基金会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各收藏一件汝窑三足樽,即是仿汉代铜樽形制特征烧造的。还有仿周代的三足鼎、四足方鼎等,都是在帝王爱好古物,考古风气盛行的情况下产生的。”

这种风气延续而下。元代之仿宋钧窑产品,民窑仿制同时期内府瓷等,莫不属于此列。而上有好者,下有甚焉,历来如斯。社会上崇古好古者日多,见有利可图,伪造古器物者便纷纷冒头,而且手段之高妙也令人匪夷所思。《洞天清禄集》曾述及宋代铜器作伪者所用秘技,言之甚详,不妨原文抄录于此:

“伪古铜器,其法以水银杂锡末,即今磨镜药是也。先上在新铜器上,令匀,然后以酽醋调细硇砂末,笔蘸匀上,候如蜡茶面色,急入新汲水满浸,即成蜡茶色;候如漆色,急入新水浸,即成漆色。浸稍缓,即变色矣。若不入水,则成纯翠色。三者并以新布擦,令光莹。其铜腥为水银所匮,并不发露。然古铜声微而清,新铜声浊而洪,不能逃识者之鉴。”

不过,赵希鹄以为伪器“不能逃识者之鉴”,这想法则不免过分乐观。远的不说,在宋代,像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王俅《啸古集古隶》这样鼎鼎大名的著述当中也都掺入了伪器,可见当时铜器伪作之技艺,实属可以瞒天过海。而稍谙历史者,莫不知道宋人最擅于考辨名物,考古学一门即于斯时发端。若说以他们的眼力审察同时代器物尚且如此,千百年后的我们,又将如之何?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