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喝着“罐罐茶”,跟大家讲述日常的生活习惯
山间田坎野茶古茶遍布(灌木)
特质:石阡苔茶抗寒性,抗逆牲,抗病虫性强,持嫩性好,耐饥、耐渴性强,加上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得生长过程中投入品极少,保证了其安全性;因其苔粗,芽状,节间长,苔状明显,且随着气温升高茶芽叶会变成紫色,又俗称苔紫茶,其酚氨比为10.5,红绿兼制兼优。由于其节间长,加上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等气候特点,使得其内含物质积累丰富,水浸出物达40%-46%(绿茶国标是大于等于34%);其紫芽叶,花青素含量高。
使其制作的绿茶特点:色深、墨绿;其香气栗香带花香;其滋味醇厚,耐冲泡;其矿物养分含量丰富,其中“钾”元素18185mg/kg,锌元素63.16mg/kg,硒元素0.46mg/kg,锰408㎎/㎏,铷209㎎/㎏。
使其制作红茶特点:汤色金黄、透亮,入口甘甜、润滑,口感醇厚,蜜香、果香、花香、茶味组合良好,韵味足,地域特征显著。
品鉴:轻盈的茶汤提升灵气的美好,清奇的绿野香平衡肝气;味微苦,却甘汁如饴,经久耐泡,层次丰富的变化;一片叶脉,杯盏茶汤便能显露松林、云雾、山间、田坎各自风度。
石阡苔茶紫芽叶
石阡苔茶绿茶一芽一叶原料
石阡苔茶红茶一芽一叶原料
冲泡:
器具:白瓷、玻璃盖碗或茶水分离杯
流程(绿茶):沸水温杯—投茶—轻摇(使干茶与热杯壁接触,释放出茶香)—闻杯中干茶香(栗香+花香)—注水(第一泡20秒出汤,以后每泡顺延5秒)—出汤品饮
流程(红茶):沸水温杯—投茶—轻摇(使干茶与热杯壁接触,释放出茶香)—闻杯中干茶香(花果香)—注水(第一泡20秒出汤,以后每泡顺延5秒)—出汤品饮(连续冲泡4泡,汤色、香味、滋味等在各泡间均无明显差异,品质稳定)
(小贴士: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出汤时间和水温,喜欢柔和清淡口感,可降低水温,缩短出汤时间;喜欢茶味厚重强烈的,可提高水温,延长出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