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40余家茶商来陕“考茶
下一主题:福建省首个中国茶旅小
浉河港镇白庙村茶农刘伟的茶园基本上都在四望山上,属于大山茶,在市场结构中,属于品质较好的茶叶。随着政府采购茶叶的减少,高端茶的销量没以前大,价格也没以前高了。针对这种情况,刘伟及时调整了自己的产品结构:降低了高端茶的比例,偏重于发展中低端茶,目标客户也成了一般消费者。他说,高端茶的成本高,产量低,偏重于发展中低端茶的话,产量反而上来了。综合算下来,每年卖茶的收入并没有降低。
刘伟的经验也带动了周围人的改变,其他村民也都降低了高端茶的产量,偏重于发展适合大众消费的中低端茶。同时,通过实体店的销售,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身边快捷的销售渠道,茶叶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大家的茶叶卖出去了,收入也上来了,于人于己,都有利。”刘伟说。
编后:
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促商,以茶富民。在第二十五届信阳茶文化节开幕前夕,本报策划的一组系列报道到今天已刊发完毕,从《一缕清香品千年》到《一条渠道助转型》,共五篇稿件多角度、全方位回顾了信阳毛尖的发展历程、品牌价值的提升及产业富民之路。随着茶文化节即将开幕,更多精彩的内容让人期待,我们将会浓墨重彩地一一为您呈现,让您更加深入地感受信阳茶文化节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