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茶业掌门人:慢条斯理,能容纳时间长河
发布时间 2017-07-26 浏览 51565 次
每一饼的喜悦

“走起来最重要。”陈植滨相信这句话。他觉得,只有市场才是最好的老师,而和品牌一起成长是经营者的幸福。

陈升福元昌现在三条腿走路,一是找适合自己的代理商、经销商,二是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包括企业平台和第三方平台),三是增加自己的直营店。

特别是关于电商平台的搭建,陈植滨很在意。

他说,在父亲那一代,传统茶业发展的模式是,先把产品做好,然后积累口碑,再一家店一家店地延伸,就是最成功的商业模式。但互联网给商业足够的空间,以此可以连接到所有人,这是完全不同的。

在陈植滨的商业逻辑里,他会这样说,寻找与品牌内涵、产品方向、消费层次相一致的用户群体,让产品通过每一个终端与消费者形成黏性,甚至让消费者也能有机会加入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让整个消费过程更具人格化、趣味化、交互化的行为特征。

这对于一个非常具有传统符号的茶来说是不是比较新奇呢?显然,陈植滨非常重视茶的根本属性——饮品,所以他会亲自监督茶叶的整个制作过程,会到拼配车间和父亲以及技术人员一起实验各种拼配口感,但同时也具有与时俱进的商业思维。

这种商业拼搏的感觉令人兴奋。这让他想到商业巨子史玉柱,从巨富到巨负再到成功,这其中的跌宕起伏令人感慨。而在这其中的他获得了一种商业密码,做实事。

一饼一饼的茶卖给消费者,每一饼都心安,那么每一饼都有每一饼的喜悦,这种喜悦累加起来,是成功的秘诀,也让人幸福。

▲ 陈植滨和父亲在做拼配评测

4

百年内飞,人生路上的家训

陈植滨曾经问过父亲,当时为什么想收购老字号福元昌。父亲和他说了很多,在他看来,这有一种情意在里面。他说,父亲对茶的感情很深,看到这个曾经那么辉煌的品牌门庭冷落,古墙斑驳,心生感慨。

曾经有个故事,陈升河第一次到福元昌老宅谈收购,那天易武的傍晚,他坐在福元昌老宅大院,发呆似地反复看福元昌圆茶一张内飞上的文字:“本号在易武山大街开张,福元昌拣选细嫩馨香茶叶加重萌精工揉造阳春净白尖发行,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号以伪货欺骗士商,遂致鱼目混珠,故特帖呈明,凡四方贵客光顾者请细心看辨,以图为记,庶不致误,余福生白。”

“这段话不仅是广告语,它好像在讲一个故事,或者说是一个家训。”陈植滨这样说。

在这个故事中,陈植滨看到百年前,福元昌的人是如何采茶、制茶以及售卖的。这也是在讲述做人、做茶的道理。而陈升河也在复刻福元昌老号产品的过程中,教会陈植滨这种精神。

他记得父亲曾对福元昌的后人说过一句话,你放心,这茶做出来了,绝对不会给你、给你的祖父丢人。这是对产品的严格要求,这也有情意在里面。做人做茶都在里面了。

5

观山茶会,学习切磋、交朋友

茶本身就具有社交属性。商业理念上,在陈升福元昌的门店,他们会把茶品茶点做得十分精美,人们在朋友圈、在各种社交网络秀自己的休闲时光,亦是一种对品牌的口碑传播。

与此同时,在门店里他们会不定期推出一些各种主题的普洱名山茶小课堂、品鉴会以及人文沙龙,把茶叶社交给彻底玩“嗨”。喝茶谈天,这是商业出发点,同时也是生活。

今年下半年,他们会发起数场线上线下结合的“观山茶会”,陈植滨将深入多个知名茶产区,与各个茶类的非遗制茶大师交流学习。

陈植滨说,这是以茶会友,以学习各家之长的心态,与其他茶类的代表人物沟通,交流普洱茶与其他茶类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因为不管什么茶类,想为消费者做一杯好茶的初心是一样的。

另外也想听听他们对陈升福元昌以及易武茶的评述,多听听不同角度的声音,也能给自己一些启发,让陈升福元昌可以从产品研发到销售层面更能满足销售者对好茶的需求。

陈植滨说,做茶会自己还很紧张,自小不太善于言谈,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去麻烦人家不太好,更不要说在媒体面前讲话。但是,从十多年前开茶叶店开始,就知道要做成每一笔生意,就要去和不同的人交流沟通。

他说,这次抱着学习、切磋制茶经验、交朋友的心态去拜访大家,希望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