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和“白霜”是什么,茶发霉了还能喝?
发布时间 2017-09-19 浏览 50404 次
喉、叮喉”感,这些茶就真的是发霉了。

“金花”是茯砖茶(黑茶类)加工过程中形成茯砖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工艺,通过控制一定的技术参数,促使益生菌冠突散囊菌的生长繁殖,产生金色的闭囊壳,俗称“金花”。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的书里将金花叫“薛氏曲霉”。现在通过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现代的金花是冠突散囊菌。茯砖茶中“金花”越多,品质越好,有“茶好金花开,花开茶质好”之说。

不同年代茯砖茶的“金花”色泽是不断变化的:刚出烘的新茯砖茶,砖身内生长大量的金黄色颗粒,形似“米兰”。随着陈放年代的延长,金花逐渐萎缩变白,有些年代久远的茯砖茶已看不到金花,只是隐约可见白色的斑点。因此,新茶“金花”茂盛而有些老茶“金花”较少甚至看不到。

另外,在有些普洱茶专著里介绍,微霜状的“白霉”,在普洱茶里有“贵族之霉”的美誉,经干燥退霜处理一段时间后,茶品滋味醇和、甘滑度明显增强。

如何分辨“金花”和“白霜”

发霉的普洱茶通常经过湿仓作业,为的就是仿真出陈年外貌。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不法的商人和加工者用有毒的黄曲霉冒充“金花”,将白色霉菌说成是“白霜”,以欺骗消费者,牟取暴利。那么,如何分辨什么是发霉,什么是“金花”和“白霜”呢?

黄曲霉外观也呈黄色片状分布,在人为的作用下,也可以造成“金花”的样子,常人难以分辨。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外形来看,霉菌是丝状成片分布,呈黄色,通常分布在饼面一角,霉菌在14天至21天时面积就可达4cm至6cm,高约0.5cm~1cm,茶体本身霉变发黏,叶间界面不清楚,茶色深黑。霉变过又干燥存储的茶,霉菌体干缩,形状不规则,且色呈褐色。

而金花通常在茶饼或砖内部,呈点状颗粒,呈金黄色,茶面分布时偶有十数个金花同处分布,但花体清晰,花间界面清楚,两种茶冲泡后区别明显,霉变茶汤色炭黑或棕黑并浑浊,味道有极强霉变的呛人气味,4~5泡后汤色极淡且依旧浑浊;有金花茶的茶味更适口,并有圆顺爽滑口感,有金花特有甜香,茶色红亮,不混汤且耐数十泡味不减而色不衰。

“白霜”是指茶饼的表面,会有白色类似发霉的痕迹,这是普洱茶饼特有的发酵自然结果。当然了,“白霜”和白色霉菌一般人光看表面也很难分辨出来。它们最明显的区别是,白霜只会在茶饼表面,如果茶饼打开后,发现内层有白色物,闻起来有很重的湿霉味或者剥开就会冒烟,就很有可能是发霉的茶,而不是陈年普洱。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