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关于元代青花瓷历史
下一主题:青花瓷的历史知识
掌握了如何作旧,识别也就容易些了。
1、用水将器物冲洗干净。过多使用高锰酸钾的,水会呈紫色。有时用手指醮点水一摸,手指也会染成紫褐色。
2、顺着太阳光线,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瓷器表面釉层,老瓷表面的磨损纵横交错,粗细深浅不一,新瓷器则无这一现象。有的作伪者用砂纸擦,线条、方向和力度几乎都一样。
3、老瓷自然剥釉是由于胎釉结合不好或时间造成的,剥釉的周围还可以再剥。新瓷剥釉则是打出来的,剥釉的周围胎釉结合处还是紧密的。
4、用大头针撬缩釉处或破裂的气泡,用放大镜观察其氧化程度。
5、凡用氢氟酸处理过的瓷器,高倍放大镜下可显现出无数个被酸腐蚀过的小孔。
6、清中期以前的瓷器,由于瓷土的关系,非常掂手(即重量大)。清中期以后包括现在的新瓷,胎质疏松,有的胎虽然厚,拿在手上却轻飘飘的。
如果你能常去瓷都景德镇拜访那里的师傅,了解新瓷作旧手法,经常到老城区建筑工地上捡旧瓷碎片,相信你的眼力会不断提高。旧瓷片会把你带回从前。面对大量的明清青花旧瓷片,将使你熟悉那如脂似玉的胎骨,晶莹剔透的釉水,流畅的线条,回味无穷的青花色和画面上浓郁的生活气息。最重要的是,你能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而新瓷则具新时代的文化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