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它名茶一样,西湖龙井同样属于地域品类,陷入品类闻名而茶企、品牌弱势的发展困境里,西湖龙井的茶企数量虽多,但多数都非常弱小,没有能够主导行业发展的企业。这也是行业的通病,在中国的茶企业圈子里,流行着一句话:“七万茶企,抵不上一个英国立顿。”
因为没有强大品牌背书,片面强调品类,在同品类里区别优劣,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十分困难。近年来,龙井茶掺假的问题频出,严重损害了整体的品牌。仅2016年,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查处“傍名牌”类案件11起、商标侵权案件22起、不正当竞争案件4起。
另一方面,龙井茶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和传统的文化消费品一样,消费人群年龄偏大,文化传承也存在困境。浙江全省茶文化企业有近70家,但是茶产业与文化结合却仍处于初级阶段。
根据浙江省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江省将引导支持资本型重点企业参与打造龙井茶品牌,力争到2020年,龙井茶产值达到80亿元。从中不难看出,融合资本与培育品牌成为龙井茶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
今年首届中国国际茶博会5月18日在浙江开幕,并将永久落户龙坞茶镇。方塘智库认为,龙坞茶镇应树立更高的战略格局和高瞻远瞩的定位,以打造成一个国际化茶文化交流平台、国际性的茶旅游综合体、茶产业创新发展的平台、茶叶龙头企业、品牌培育孵化平台为目标,使得杭州提了多年的“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口号名副其实。并以此为目标,招商与产业政策制定方面,加大对茶产业的吸引力,聚集浙江省龙头茶企,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利用好浙江已有的信息产业基础,引入科技力量,对传统的茶产业生产、销售渠道、营销方式等进行重构。
此外,作为茶镇配套项目的西湖国际茶博城正在紧张建设中。这一载体将使西湖龙井茶产区真正有一个高大上的茶叶交易平台,在茶叶流通的整个链条上解决仓储物流包装、信息支持、电子商务、质量保障、科技研发等诸多环节的问题。理想的状态是通过茶博城与龙坞茶镇的有机结合,实现茶乡自然风情旅游与国际茶文化体验、茶产业链大整合、大流通之间有效互动。
然而,这可能是最具备挑战性的。蓝城、绿城作为房地产公司,此前并未涉足茶产业,这也意味着对主导小镇建设的政府机构和小镇管理机构的战略眼光与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