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这个也是特级的?”
老板娘:“嗯,特级它分好几种的,特一特二的。”
记者:“你确定这个是特级的?”
老板娘:“确定,这个你放心,你自己喝喝也知道的。”
记者:“五百元一斤?”
老板娘:“是的。”
老板娘还向记者传授了卖茶的套路,同样的茶,对不同的顾客就要有不同的说法。
记者:“老板跟我说是三级的。”
老板娘:“嗯,是的。”
记者:“其实这个就是三级的茶?”
老板娘:“对的。”
记者:“那说成特级的没关系吗?”
老板娘:“没事,你能说成特特级也可以。反正只要合顾客的口味,你爱咋讲就咋讲。”
昨晚,记者来到高某位于宁波市金钟茶叶市场的店里,谈到被立案查处,高某并不避讳。对于“陈茶冒充新茶”的说法,他认为自己有点冤枉。
高某:“清明一过,都是老茶了。每家都有,只是多少而已。”
记者:“老茶当新茶卖,这还是有问题吧?”
高某:“那有什么问题啊?你要说有问题也可以,没问题也可以,龙井的保质期是18个月。”
而对于以次充好、同一等级的茶叶在两家店售卖价格不一的说法,高某一直强调,定级没有国家标准,价格由他决定,“首先要先符合你的口感、口味,你要说什么级别都可以。标准是我定的,又不是国家定的,我是企业标准。我看你顺眼卖你300元,看他不顺眼卖他500元,不行吗?这又没有标准。”
一位做了多年茶叶生意的人士表示,一般到12月份,如果还有当年茶叶都会想办法处理掉。商家一般不会主动卖陈茶给客户,更别说冒充新茶。
茶商:“不赚钱也会卖掉了。你要卖陈茶你必须要跟客户说清楚,或者客户要求要陈茶。”
记者:“你不能主动卖给他?”
茶商:“这怎么可能了,这是(行业)自律问题,但是有些人破坏了。”
这位人士表示,虽然这种情况在业内不是普遍存在,但广大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还是要擦亮眼睛。宁波奉化林特总站茶叶专家、奉化曲毫创始人方乾勇也说,对于不法商家的一些卑劣手段,外行确实很难分辨,但细心还是能看出破绽。他介绍,最好用杯子泡一下,如果有陈味、滋味较淡、没有新茶那种浓度,也可以基本判断是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