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和田玉保养
下一主题:青铜美器 中华瑰宝
由铜头像和金面罩两部分组成。人头像为圆头顶,面部带着面罩至头顶,面罩上又铸出和金面罩相同的轮廓线。倒八字长眉,杏核状丹凤眼,蒜头鼻,鼻梁较短,阔品,闭唇,宽方颐,长条形耳廊,耳垂有一穿孔。青铜人头像与金面罩紧密闭合。造型、大小均与人头像相同。
人像高172厘米,底座高90厘米,通高261厘米 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整体由立人像和台座两大部分接铸而成。
立人像头戴莲花状(代表日神)的兽 面纹和回字纹高冠,后脑勺上铸有一凹痕,可能原有发簪之灯的饰物嵌于此。身着 窄袖与半臂式右衽套装上衣三件。
最外一层为单袖半臂式连肩衣,衣上佩方格状类 似编织而成的“绶带”,“绶带”两端在背心处结襻,襻上饰物已脱。衣左侧有两 组相同的龙纹,每组为两条,呈“已”字相背状。
衣服右衽前后两边各有竖行的两 组纹饰图案,一组为横倒的蝉纹,另一组为虫纹和目纹(甲骨文和西周金文蜀字是 由目和虫组成)相间的纹饰。中间一层为V形领,短袖。衣左背后有一卷龙纹。最 里一层深衣分前后裾,前裾短而平整,后裾长,两侧摆角下垂近脚踝。在前后裾上 有头戴锯齿形冠的兽面纹。脚戴镯,赤足立于兽面台座上。
圆头顶,头上似戴有头盔。脑后用补铸有发饰,似戴蝴蝶形花。中间用宽扎束。人像造型优美,神完气足。
器物横断面呈圆形,矮冠末端上郑,大眼,钩喙,如鹰头。钩喙口缝及眼珠周围涂朱。器下端边沿处有三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