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玻璃光
发布时间 2018-11-09 浏览 50354 次
不出现了光的折射现象。这正好说明了有沁色的地方,表面的氧化膜的光洁面,强于没有受沁色的地方。这种膜样的光泽,确实不能多盘摸,这在同馆出展的几件玉壁、玉璜上可以得到证实。那些尚留有盘摸者的手指纹的器物上,仅仅残留了一些星点状的折光面。

那么,我们如果把这种特殊条件下产生的氧化膜现象,约定俗成地称为玻璃光的话,那种抛光面非常好的玉器表面光泽,该称为什么呢?事实上,它被人们称为玻璃光泽。这种光泽的强度与组成宝石的矿物折光率和结构的粗细程度有关。一般情况下矿物的折光率高则结构细腻,所以它应该属于精加工面接受光源照射的现象。它的光洁面是不怕人盘摸的。我们知道当光线由一种媒质射向另一种媒质时,在两种媒质的平滑分界面上,被分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这个平滑分界面越光洁,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在同一个抛光面上,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那么结果必然的只有一个,某处的光洁面产生了变化,变化得比另外一处更高了。而光洁面产生了变化的原因,由墓葬的情况决定了它不可能在入土后再二次分段加工。所以只有玉器在高度缺氧的状态下产生的沁色,一旦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其氧化的加速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其结果应该是玻璃光产生的直接原因。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