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玉器中的“魁首”
下一主题:古玉收藏的价值取向
元代时,玉海被放置于北京北海琼岛顶峰的广寒殿。后来历经战乱,至清代(公元1644~1911年)时遗落于西华门外真武庙中,被庙中道士当作菜瓮使用。清代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6年在位)得知后,以重金将其收回,放置在北海团城承光殿前专建的玉瓮亭珍藏,并亲提御诗三首,镌刻于玉海膛内。此外,他还先后四次命人对玉海进行了修饰。1988年在北京法源寺内又发现了与元代玉瓮浑然一体的原配底座,使得历经沧桑的渎山大玉海终于得以恢复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