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河流中凝望
发布时间 2010-04-22 浏览 47221 次
名家朱可心的门下,学习紫砂壶壶的制作工艺。因此她夜以继日地耐劳学习、钻研,把握了筋纹器这一紫砂壶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奇葩。

  此后,曹婉芬又分别向裴石民、王寅春两位巨匠求教,将他们的艺术特色,如裴先生的稳健入微、王先生器皿的明快挺括等,都融化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1981年厂里挑选了10名工艺师到近代闻名紫砂壶壶制作巨匠顾景舟身边学习。“顾巨匠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每次壶身都要求纯手工制作,每一项技术都不断改进。”曹婉芬说,在顾巨匠身边学习的十余年,让自己受益匪浅,艺术涵养和制作技巧都得到了升华。

  固然已经年过古稀,但曹婉芬天天依然工作七八个小时。但她表示,自己正在筹备出版一本《紫砂壶传统技法》,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传给后人,使其发扬光大。

  刘祥凤:宝安壶友可以走“捷径”

  “宝安文化在良多人眼里属于荒漠,实在你可别小看了它的实力,宝安经济实力比较雄厚,这使得宝安的珍藏发展迅速。”

  谈及宝安紫砂壶壶珍藏时,刘祥凤用了“潜在”两字,宝安的紫砂壶壶珍藏气力毫不亚于其他地区。“紫砂壶珍藏是源于茶文化。在宝安,人们坐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喝茶,这个习惯衍生出了紫砂壶壶的珍藏,把玩、实用,两者兼得。”刘祥凤说。而紫砂壶壶工艺发展的迅速也让越来越多人看到它的珍藏价值。“单就壶形来说,从以前单纯着重实用多过形状的南瓜壶、小西施等,到目前与人体外貌等各种形态相仿的造型创意,紫砂壶壶已经上升到艺术创作。所以它的珍藏价值也大大增加。”

  至于“走捷径”这个说法,实在是反向思维。“在去年举办的民间珍藏展时,泛起过这样的情况:不少藏友带来的作品70%是假货。当时,我就一直在想:宝安人对珍藏本身是很有热情的,但是少了一个平台供大家去交流,去增长珍藏知识。”刘祥凤说这也是办紫砂壶文化展的初衷。所以“捷径”也是关注各种平台,壶友注重交流,而不是闭门藏壶。

  “一把小西施紫砂壶壶,成年被普洱茶养着,壶身变得丰满而光亮,经由期光的打磨,它反倒有了与往日不同的色泽。”采访中,一位巨匠这样评价自己的紫砂壶糊口。

  紫砂壶壶让巨匠、壶友们如斯着迷,不仅是由于它具有泥、形、工、款、功等品位特点,更因在时光的河流中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凝望,它会有不同的光彩和味道:或温润、或古朴、或鲜明、或敦实,爱壶者相应也有了分类:或爱形、或爱艺、或爱泥……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