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行业管理,没有行业协会指导造成的蓝田玉市场的无序混乱,成为阻碍蓝田玉行业发展的第三大软肋。记者了解到,从1998年至今,曾一度有三个行业协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流产”。像1998年的蓝田玉产业开发协会和2004年的玉石质量管理协会,都是只有一个空牌子,并没有做任何实质工作,已经名存实亡。而2005年正在筹备中的玉石协会却因为前两个协会存在而无法成立,甚至被当地玉石界人士戏称为“没有成立的光杆协会”。
蓝田玉的春天还有多远?
想要一下子克服这三大软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对众多玉石经营户而言,蓝田玉要发展就需要政府对此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切实的举措。其中最重要的是引导一个行业协会的成立,把众多玉石经营户团结起来,在蓝田玉的加工、销售、推广、产品分工等问题上都能达成一致。“协会办起来,就能以协会名义做很多有用的事情。”只有建立起行业协会,才能解决很多内在的矛盾,从而做到统一市场价格、协调产销矛盾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蓝田玉市场没有一个专门的主管部门,矿务局、外经贸局、质检局都只管一部分,却没有全面管理的部门。而在河南的玉石原产地却有专门的玉石管理局进行管理。”除了协会调解,政府管理也是规范市场的主要举措。以外省的例子来看,有了玉石管理局牵头,就可以协同有关部门对玉石市场进行长效整顿,将假冒蓝田玉逐出市场。同时,合法经营户也就可以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占领市场,恢复蓝田玉的形象。
目前,虽然玉石街已经有了三条,但其中很多玉石商户都受制于房东,一旦房东抬高房价或收回房子,商户们就要转移,流失掉客源的同时,也打乱了成规模的市场。因此,对已经形成的玉石街,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护,“比如可以采取分期付款方式建立门面房,改变零散不稳定经营现状,而且最好将零售和批发市场分开”,一个玉石经营商这样建议。如此就可以稳定已经形成的市场,并让蓝田玉供销市场长期稳定下来。
克服技术贫乏虽然不是一朝一夕,但应该尽早着手。商户反映,现在技工缺乏,而且一所玉雕培训学校培训力量明显不够。外经贸局行管处的宋涛也承认,县政府应该大力引导年轻人从事玉雕学习,扩大学校规模,采取和西安的艺术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增加培训技术含量,扩大生源。只有生源扩大了,以后的优秀技工才会增加,最终技术才能决定蓝田玉市场份额的要素。
西安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蓝田玉又是古代四大名玉之首,千百年来的历史渊源让蓝田玉名声在外,如今原产地域保护的通过也让蓝田玉身价倍增。这些资源优势如果整合在一起,就会相互辉映,和其他城市相比无疑独占鳌头。但如今,蓝田玉却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和旅游资源相映生辉,还没有走出低谷。因此,希望有关政府能够利用好蓝田玉原产地域保护的招牌,把蓝田办成全国第三个玉石产品批发基地,从而拉动整个蓝田经济乃至西安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