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沟地岗”——犀角辨伪并不难
发布时间 2022-09-12 浏览 43740 次
新旧之分,犀角亦有亚洲犀角和非洲犀角之别,在药用价值上说,据记载亚洲犀角是非洲犀角的二十倍。非洲犀牛有两只大角,最大的长度可达80至90厘米,质梗,易裂,半透明;而亚洲犀牛只有一只小角,最大的印度犀其角也仅三十厘米,而最小的印尼苏门塔拉犀,角只有十几至二十厘米,质细性糯。非洲犀角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皆在清代中期以后一般由广州进入,就地加工。这也促使非洲犀角的雕刻工厂不断发展,现代仿明清犀角雕的角料,所用的也都是非洲角。所仿器形多佛像、马蹄杯、没乃何,及牌片、挂件、印章等。图为两件将在博海秋拍会现身的明清旧器。

  另一类仿犀角的材料取黑水牛角,其鉴别方法是: 水牛角的底盘系扁三角形,与犀角之马蹄形差距很大,且水牛角更没有“天沟地岗”的特征。水牛角的腥味淡而臭,与犀角的类似麻油般香味的腥大相径庭。

  水牛角的纹丝细,质韧,受热压后会变形,可加工成多种形状,为了冒充犀角的粗而直的纹丝,作伪者将水牛角雕件,用餐馆里发蹄筋的方法,将其浸发,务使其纹丝变粗,但其横断面上的“粟米纹”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看它的雕工线条,包浆、色彩等等。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