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邮票诞生的那—刻起,纪念邮票就己确立了自己的表现风格。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相对完善的设计模式奠定了纪念邮票的艺术特点。这也是为什么集邮爱好者一眼就能判别出纪念邮票的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顾纪念邮票的特征,硬性的将其他门类的特征强加上去,其结果可能会导致这种艺术形式蜕变或泯灭。毋庸讳言,当前纪念邮票的表现形式的确是过于简单化、程式化。但这并不能成为将纪念邮票设计模式全盘否定的理由。由于纪念邮票设计上的特殊性,使得它与特种邮票相比,存在着灵活性、广泛性、色彩饱和度等表现手法上的相对不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对人物、事件的表现能力上,纪念邮票也有着极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于宣传、推介、引领、指导等诸多方面。由于它常常是伴随着纪念伟人、名人的生辰或逝世日、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重要活动的举行日出现,因此,他对大众生活的影响力也是其他邮资票品所无法比拟的。这些社会发展史上的能人志士、人类发展史上的华彩篇章,通过发行纪念邮票的方式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成为了邮票家族中最为独特的亮点。然而,在现实面前,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时代毕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在看惯了人头像之后,希望能够看到一些更具人文气息的作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就要求我们的邮票设计者们在设计纪念邮票时,要多在创新上下工夫。在遵循纪念邮票发行原则、尊重邮票设计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兼收并蓄,广纳博取,不断吸取其他艺术门类的营养,将纪念邮票的设计水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将创新意识融会到我们的各项事业中去。这也为纪念邮票设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纪念邮票设计要在保持自身艺术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敢于拿出创新、突破的勇气,改变纪念邮票设计环节中影响自身发展的模式化套路。只有这样,纪念邮票才能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真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