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仍处低位后市看好
民国瓷是1911年至1949年这段时间内烧制的瓷器总称。虽然在这期间所生产的瓷器,质量、数量都不如前朝,但当时因为清朝的覆灭,一批原来供职于官窑场的能工巧匠为了另谋生路,便与民间匠人结合,烧造了大量不同风格的瓷器,同时也创烧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新瓷。可见,民国瓷器既延续了传统艺术,又大有创新,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无论从烧造技术上,还是图案设计、绘画技法上,都不亚于清晚期的官窑瓷器。
瓷器收藏家倪先生,收藏民国瓷器已有20多年,在他看来,虽最近5年民国瓷器整体上涨了近10倍,但目前总体价格仍处于低位,其后市也将继续看好。首先,民国精品瓷大多仿清三代官窑瓷器,不少仿品完全可以和清三代官窑瓷媲美。目前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把这些民国仿品看作清三代的官窑,这无意中抬高了民国瓷的档次。其次,收藏市场的整体活跃,将继续带动民国瓷器上涨。最后,一些热门的明清官窑、民窑精品市场上已经难得一见,而且对很多人来说,价格也高不可攀。在此情况下,藏家的眼光就会逐渐转移到相对较低的民国瓷器上。“既然买的人多了,当然价格也自然会上涨。”
收藏民国瓷器不可盲目
笔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虽然民国瓷器后市被大家继续看好,但业内人士认为,任何一种投资都不可盲目,收藏民国瓷器也是一样,尤其在选择收藏对象时应尽量避免盲目性。而且其由于升值空间大,市场关注度高,民国瓷器的新仿赝品也层出不穷,给涉足瓷器收藏的新藏友设下重重陷阱,这要引起藏友们的警惕。
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的专家认为,一提起民国瓷器,很多人首先会谈到“珠山八友”(即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邓碧珊、徐仲南、田鹤仙、刘雨岑八位顶级画师),由于这些画家的艺术成就早已得到大家认可,其作品是民国瓷器中价格最高的一类,甚至一些资深行家认为,如果你收藏民国瓷器,没有“珠山八友”就不能算真正的民国瓷器收藏家。虽此说法无可厚非,但目前市场价格也大多在十几万或者几十万元,普通投资者也是玩不起的。因此在收藏过程中,并不一定要刻意去追求“珠山八友”。
从目前来说,“珠山八友”只不过是民国瓷器的一个“风向标”,真正让民国瓷器市场变得活跃的还另有其人,像民国时期汪友棠、方云峰、张志汤、闵丹臣等艺术名家绘制的瓷器在目前的市场上也非常抢手,而且这几年价格涨得也比较快,其升值前景并不亚于“珠山八友”,因此投资者也可重点关注。另外,在民国时期,“洪宪瓷”也是不可多得的藏品。因为这一类瓷器是1916年袁世凯称帝后,烧制的一批以水彩和粉彩为主的御用瓷器,常打有“居仁堂”款,其工艺水准完全达到清王朝官窑的水平。最后,一些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有关的专用瓷器也可重点关注,因为这类瓷器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其升值潜力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