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两大场馆展示毕加索珍贵手稿及画作
发布时间 2010-05-01 浏览 51161 次

  格尔尼卡惨案发生后,震撼了整个世界,同时也震动了画家毕加索的心。隔了几天,毕加索收到了母亲从巴塞罗那托人捎来的信,说离她居住地方只有几米远的一个修道院也被炸毁了,一连几个星期,她的房间里都充满了臭烟,熏得她流泪不止。

  这越发激起了毕加索的愤恨之情。他当即决定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行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者的哀悼。为了创作的需要,他甚至专门去找了一个很大的空房间。当时,毕加索已经年近六旬,又正值酷暑时节,创作的艰辛不言而喻。在创作《格尔尼卡》的日日夜夜,毕加索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常常是光着脊梁,穿一条短裤,挥汗作画。

  画家说绘画有时也是一种武器

  毕加索曾说过自己创作这幅画的心路历程:有时,甚至感觉已经没有力气再进行下去,但是,当听到那些无辜死去的人们的灵魂的召唤,他就又一次充满了力量。

  后来他也曾在报纸上撰文表示:“你以为艺术家是什么?一个低能儿?如果他是一个画家,那就只有一双眼睛;如果他是一个音乐家,只有一对耳朵;一个诗人,只有一具心琴;一个拳击家,只有一身肌肉吗?恰恰相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他会经常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绘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宅而创作的,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武器。”这话实际也告诉了我们毕加索创作此画的深层原因所在。

  倾注大量感情的作品成就经典

  《格尔尼卡》的画面由几组场面和人物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画面中心的那匹仰天长啸的战马。只见它怒目圆睁,鼻子猛烈的抽搐着,那夸张的马嘴,露出了短剑般的舌头,正在竭尽全力嘶鸣,马的下方,躺倒着一个手持断剑的男士,他的身躯与他手中的武器一样,已经残缺不全,但那只紧紧握着利剑的手,似乎在表示人民不会轻易放下武器,誓与残暴决战到底。.

  .

  最令人震撼的还是画面中的几位妇女:益而高瘦骨嶙峋的母亲,双手托着惨死的婴孩,仰望苍天,欲哭无泪;另一位妇女从高高的窗口中伸出长长的手臂,手持一盏油灯,似乎想要照明眼前发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切;从燃烧着火焰的房子里又掉下来一位妇女,她那面孔因绝望而变了形,那双痉挛着的双手,似乎在乞求什么,此外,画面中那个表情麻木的牛头那那盏犹如太阳的电灯,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

  由于这幅画没有表现出具体情节,人物器官又有明显的移位和扭曲,致使人们对这幅画的寓意争论不休,但是对其反对战争、呼唤和平、控诉法西斯罪恶的立场和主题却没有任何异议。这是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正如毕加索后来所说的:“只有最广泛的平凡灌注最强烈的情感时,一件伟大的、超越所有派别和种类的艺术作品才能诞生。”.

  .

  上海世博会上的艺术类展品值得期待.

  .

  我们应该感激1855年的巴黎世博会,正是由于法国人在巴黎的浪漫创意,在世博会上增加了艺术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博会的展示理念——以新品发明展览为主,从此为世博会抹上斑斓的人文色彩。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方式,从此融入世博。

  即将开幕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很多如毕加索画作一样的艺术作品值得期待。比如丹麦的小美人鱼,比如捷克的“黄金之泪”,比如法国馆将展出米勒的《晚钟》、马奈的《阳台》、凡高的《阿尔的舞厅》以及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和罗丹的雕塑作品《青铜时代》。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