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连环画品相是生命 八
下一主题:美国漂洋过海而来 七
傅抱石在1943年创作的《对奕图》中,三人席地围棋坪而坐,属传抱石所擅长的历史人物题材,专家推测画中对奕者可能是苏东坡与黄庭坚,佛印和尚在旁观战。画上具60、70年代港澳书画古玩界前辈黄维熊和邓苍梧之藏印。其估价仅为500万至700万港元,但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3874万港元。业内人士表示,很重要的原因,除了画作本身的精彩之外,关键还是在于其流传有序,更经过业内认可的大藏家黄维熊收藏,像其收藏的傅抱石《文天祥像》,上录沉尹默的《正气歌》全文,被公认为傅抱石绘画中的珍品。
之所以专家有如此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像此次拍卖中的一件潘天寿在1956年创作的《鸡石图》,也是来自邓苍梧和黄维熊递藏,估价500万至 700万港元,成交价则达到了1746万港元。而翻开拍卖纪录,我们可以发现其最初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是在1999年中国嘉德的秋拍中,当时估价10万至 15万元,成交价为27.5万元。到了2007年北京匡时的秋拍中,其估价150万至180万元,成交价为392万元。此次突破千万大关,无疑展示了名家收藏的巨大升值潜力。潘天寿先生的指画存世稀少,该幅为原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二战英雄伏罗希洛夫元帅所作的《鸡石图》,寓意社会主义基石牢固,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真正赚钱的肯定是那些精品。对于初涉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交学费”也是难免的,但关键是“输时间”还是 “输钱”,还是与投资策略有关。如果只是一味地想以“捡漏”的心态进行投资,那买到的肯定是一堆垃圾。但如果一开始就树立精品意识,不是名家收藏过的艺术品不买,不是著名拍卖行推出的艺术品不买的话,即使输了时间也有机会在以后“翻本”,这也就是在文章一开始提到的藏品的“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