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格:或称“书格”或“书架”。因其用途非为专放图书,故不如称之为架格。架格的最基本形式是以立木为四足,用横板将空间分隔成若干层。
亮格柜:亮格柜是亮格和柜子相结合的家具,明式的亮格都在上,柜子在下,兼备陈置与收藏两种功能。
圆角柜:又名“面条柜”,其意费解。
圆角柜柜顶前、左、右三面有小檐喷出,名曰“柜帽”。柜帽转角处多削方棱,遂成圆角。故圆角柜亦称为“木轴门柜”。圆角柜有的两扇门之间无闩杆,名曰“硬挤门”。
方角柜:方角柜四角见方,上下同大,腿足垂直无侧脚。柜门同样有硬挤门。“顶箱立柜”,又叫“四件柜”,两具乃由四件组成。
屏风类
屏风是屏具的总称,包括由多扇组成,可以折叠或向前兜转的“围屏”和下有底座的“座屏风”。可以折叠或向前兜转传世围屏中,尚未发现清中期以前制作精美的硬木实例。
古代屏风分为地屏、床屏、梳头屏、灯屏、挂屏。
地屏主要分为座屏和落地屏。地屏形体大,多设在厅堂,一般不会移动;座屏即插屏式屏风,是把把单独屏风插在一个特制的底座上。座屏有独扇、三扇、五扇等奇数规格,独扇座屏与底座可连可卸,可卸的称为“插屏式座屏风”。
床屏形体较小,多与床榻结合使用;
梳头屏是用于梳妆用的小型屏镜;
灯屏多为灯遮风的小屏风;
挂屏为明末才开始出现的一种挂在墙上作装饰用的屏牌,大多成双成对,四扇为四条屏等,到清朝后此种挂屏十分流行,至今仍为人们喜爱。
楹联类
其它类
凡不宜归入以上几大类的家具只能放在其他类,故品种颇繁,有:笔筒;闷户橱;提盒;都承盘;镜台、官皮箱;微型家具等。
笔筒出现于明朝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大都造型简单实用,口底上下相似呈筒状,是案头工具必不可少的装饰实用品,极具观赏和艺术价值,深得文人墨客得喜爱。笔筒源自笔架和笔船,笔架至今仍在使用,笔船由于笨拙被笔筒所代替。
笔筒先后有竹木制、牙雕、玉雕、铜制、瓷制等形式。《长物志》“湘竹、棕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文中花梨就是黄花梨木。
明代的匠师能把造型和结构尽善尽美,在选料及装饰线脚、雕刻、镶嵌上创造出完美的风格,为清代家具和以后的现代家具建立了完美的表现形式。因此说:明式家具乃是收藏家们的首选珍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