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广东省博物馆新馆18日
下一主题:韵画廊举办张莞个展
曾仕猷的作品充满对生存的终极关怀,对人的精神问题的哲学关注,从上世纪70年代的《生命的意义》到近期的《冬天的追魂曲》都是对死亡的思考。在曾仕猷看来,先知道死亡,才能珍爱生存。那些看起来很可怕的死亡画面,是为了描写对生命的留恋。从追寻真我的少年时代到探究心理的青年时代,从描写转变到解释标志,本次展览展出了曾仕猷生命中四个重要的艺术阶段的代表作品,从不同角度传达了生命和命运的幽远神秘、不可言喻。
曾仕猷曾在日本、法国、美国、英国等国的游学经历,不仅丰富了他个人的内心体验,而且成为他作品的主题来源。他的很多作品描写了在不同国家游历所感受到的文化差异、身份转变。2010年,曾仕猷被深圳画院聘为客座艺术家,他在深圳进行了两个月的艺术交流、采风和创作活动,在此期间,他继续了自己“金木水火土”系列的创作,画院展厅中最引人瞩目的“火”和“金”两部影像作品就是在深圳完成的。“影像比绘画更随意,更可以表达当代的感受,比如这次展览的作品,如果做成绘画,就很难搬到深圳的展厅里来。这是我钟爱影像艺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