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花卉的价格上涨则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旱情。云南省发改委物价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发现有游资进入炒作的因素。
但是据其分析,由于各地气候和生产条件的差异性,我国的一些农产品往往集中在一些地区,例如大蒜主要集中在山东,花卉主要集中在云南,同时这些产地也是批发交易集中的地方,容易被游资联手炒作,资金雄厚的游资完全有可能控制部分货源和供货信息。
在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程度不高和价格发布制度仍不健全的情况下,一旦天气异常或者农产品产量出现变化,游资就容易夸大造势进行价格炒作。随着农产品电子交易工具的兴起,熟悉其操作规则的游资有了介入标准化的农产品交易的可乘之机。
需提防再现“疯狂投机”
云南省茶农有600万人,涉茶人口约1000万。记者采访普洱茶业内人士,他们表示普洱茶2007年被政府和一些投机者炒“坏”了,这损坏了普洱茶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对云南茶产业是巨大的损失。希望政府能出台硬性措施保护普洱茶产业,不要再被炒作。
但是很多茶叶批发商、经销商表示,今年不会再现普洱茶“疯狂投机”现象。前两年茶叶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收茶的不多,今年一些投机者眼看价格要涨,都去收茶了,茶农则是谁给的价钱高就卖给谁,一片混乱。
杨善禧说,2007年至2008年,由于市场热捧普洱茶,普洱茶产量增加到9.9万吨,而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量一般在5万吨左右。普洱茶供应过剩导致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价格直线下降,毛茶价格一度跌至每公斤20元左右。2009年开始,云南省有意调整茶叶种植结构,减少普洱茶的种植面积。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可流通的普洱,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受旱情影响而减量的当年新茶,另一部分是储存在流通环节的不同年份的陈茶。一些茶叶业内人士称,今年普洱茶的供应量还是能保持相对平稳,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
为了杜绝农产品被人为炒高,云南省物价部门相关人员表示,一方面是完善和健全农产品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另一方面要给游资提供稳定的投资渠道,形成多元化投资的局面。云南省将加强对农产品市场运行和可疑资金来源、流向、用途等情况的监测预警,主要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时,依法采取临时干预措施。同时严厉打击炒作农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农产品收购、流通等环节市场交易和价格行为的监管,整顿规范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对交易价格严重偏离现货市场、没有现货资源依托、交易规模过小、投机性严重,以及存在市场主办方入市操纵价格、挪用保证金等行为的,坚决取缔。(关桂峰)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