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学堂
发布时间 2010-06-01 浏览 49868 次
钱币、六朝时北周三品,即“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均铸造得精美绝伦。在铸造钱币上,唐代具有改革精神,所铸的钱币不再以重量为钱币名称,而改称“宝”,如“通宝”、“元宝”等等,并且冠以铸造的年号。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由大书法家欧阳询置词并书写钱文,始铸“开元通宝”,这种“钱”成为唐以后历代钱币的标准,流行了1300多年,直到民国以后才逐渐被淘汰。

展品中的“淳化元宝”是北宋太宗赵炅御书真、行、草三体钱。“崇宁通宝”、“大观通宝”是北宋徽宗赵佶御书瘦金体,钱文铁划银钩,骨秀格清,堪称楷书巅峰。比较珍稀的古币尚有南宋的“建炎通宝”折二钱、折十的“嘉定元宝”;金代折十大型篆书“泰和重宝”;西夏少数民族文字的钱币;元代起义军徐寿辉的“天启通宝”、陈友谅的“大义通宝”、“天定通宝”、张士诚的“天佑通宝”。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高22厘米,鼓腹宽26厘米的典型汉代陶罐,该罐一面破损,满罐装的是汉代“五铢”,约有25公斤重,这12000多枚“五铢”,饱经2000多年的罐内挤压,已锈蚀凝结在一起,形成了由绿锈包裹着的一座微型小山峰,又像破壳欲出的恐龙蛋,十分壮丽。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