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谨防“伪币”
发布时间 2010-06-01 浏览 49807 次
者的需要而发行的。像“非流通的历史币(钞)”,这些币称为“重制币”,是有的国家为满足收藏者需求而将历史货币仿造发行而出现的。这些币是由国家制发的,并有公告公示,币上常有暗记,并多为没有年份的原制币,原始售价也较低,即便是贵金属币也仅为金属价附加少额溢价,故大受欢迎。世界上重制币中比较出名的是奥地利于1915年发行的金币重制币、1780年奥匈帝国发行的玛利亚特蕾西亚银币,后者已经被多个国家和地区重制,数量近10亿枚。

除此之外,有的国家还规定,重制币上必须有明显“COPY(复制)”字样。比如被称为“钱币之王”于1804年发行的美国一元银币,在1999年以414万美元的天价拍出后,被获准出售其复制品,售价仅为50美元,这枚复制币和原版币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明显的“COPY”标志。但不久,世界其他地方也出现了该枚币铜镀银而没有“COPY”字样的仿造币,这些币自然是仿造赝品,无甚收藏价值。

钱币造假“猫腻”多

很多钱币收藏初入门者经常埋怨自己花钱买回了是伪币,丁一言先生告诉记者,最近亲眼目睹了一枚面值600欧元的“钞票”,印制精美,但原来并非钞票,而是某网站的宣传赠品,这类臆造品应该尤为注意。

再有一种变造品也应该高度警惕,这类品种就是将普通价廉的版别、种类通过加工、剪贴、拼凑、植字等手法变成某种珍罕品种,再以高价售出欺骗收藏爱好者。如市场上最常见的将普通的“1984年版”分值的铝制人民币硬币修改为较为珍稀的“1981年版”。

丁先生提醒钱币收藏者,这些伪币制假方法不一,而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一些人提供更多作假的工具。所以,收藏钱币一定要多看币谱,多看真币,以免上当受骗。(周菁)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