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走广东”挑战“玉出云南”
发布时间 2010-06-02 浏览 49916 次
宝生产成本自然居高不下,云南珠宝翡翠成品价格难以下调。

抢机遇

珠宝加工基地落户经开区保税区

针对两次“玉离云南”带来的反思,云南紫云青鸟国际珠宝加工贸易基地项目的建设也成为一种“强身”方式。据了解此项目预计投8亿人民币,2年建成。将集毛料交易、设计加工、批发零售、海关、银行、翡翠鉴定中心等服务属一站式产业链基地。

据介绍为了将项目出口加工区的优势放大,其中在保税加工及物流区内,来自缅甸的翡翠毛料就无需缴纳进口关税可直接存入保税区,然后进入公盘交易,企业可选定毛料就地完成检测、加工、设计等进入销售环节,而后针对在国外销售的商品可直接出口,省去关税等成本。

陈云城分析:“比如翡翠原材料进关要缴纳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倘若是100万元的原材料就需要上交近30%的税费,通过保税加工区机制‘换血’中小珠宝商能减少大量资金环节的成本。”论坛上透露,通过5~10年的努力,云南欲使石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