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值可达天价 本土"镇馆之宝"荟萃广博
发布时间 2010-06-02 浏览 51050 次
),通高15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6.8厘米。


2000年从中山四路南越国宫署遗址中出土的胡人头象牙章,椭圆形,没有刻字。钮部为黑人女性形象,为国内仅见。通高3厘米,底面2.6×2.2厘米。

作为广州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地标,越秀山上的“五层楼”——广州博物馆历史陈列馆日前正式进行了升级改造。众多广博的“镇馆之宝”以全新的阐释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告诉记者,馆中够得上“镇馆之宝”级别的文物多达三四百件,随着展览方式的不断更新和各种主题展览的频繁推出,广州市民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近距离接触到这些无价之宝。

国宝“特种装备”:

有机展架和特殊放大镜

对于广州博物馆的升级改造,很多观众最关心的,是众多宝贵的“镇馆之宝”得到怎样的保护和呈现。馆方人士表示,此次对展柜、展板、展架和灯光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将二楼原有的两个长玻璃展柜改为木质通柜,既增加了展柜空间,也改善了文物的展示效果。为了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专门为一批重要文物如秦代铜戈、汉代陶井、威尼斯银币、水晶观音等定制了“别墅”和“特种装备”——有机展架和特殊放大镜。展柜内的日光灯改为防紫外线灯管和聚光射灯,减少灯光对纸质文物和丝绸制品的损害,同时也突出了文物的珍贵。

本土文化三大特色系列:

汉代文物、清代外销画、外销瓷器

“广州博物馆与国内外其他著名博物馆相比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够反映广州城市、反映本地乡土文化的最丰富、最全面、连贯性最强的馆藏。”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表示,这一点是国内其他著名博物馆所难以比拟的。程存洁说,广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以三大系列最为精彩:一是汉代文物部分。建国后曾经有几十年时间,广州博物馆是广州各地考古发现文物的最重要收藏机构之一,因此积累了一大批精彩的汉代文物。“比如汉代胡人俑,国内其他地区出土不多,但在广州往往一出就是一堆,目前发现的至少也有二三十座”;还有陶屋,也出土了各种类型、各种大小的很多座。

另外一类,是广州清代的外销画系列。作为中国早期对外开放的重要见证,这些当时主要由广州本土画工们绘制的作品,作用类似于今天的“纪录片”或者“互联网”。由于主要外销,国内博物馆这方面的收藏长期以来都是空白或者涉猎很少,近年才渐有起色。而在美国波士顿附近的peabody essex博物馆,以及世界最大的设计和装饰品博物馆——英国V&A博物馆中,广州外销画都是非常重要的专藏。因此对于这一门类的收集,是广州“找回历史”的重要一环。

还有一类是广州的外销瓷器。除了来自景德镇等国内重要陶瓷产区的各类订制瓷器,本地产的广彩瓷器也是重要的出口产品。其中工艺精良,身价不菲的作品不在少数。

市场价值可达天价

程存洁告诉记者,按照国内博物馆界的惯例,凡是国家一级文物以上的,就有资格称作“镇馆之宝”。以这个标准衡量,广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数量在三四百件以上。其中有些更是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仅见的孤品,或者极稀品。例如著名的为威尼斯共和国总督帕斯夸尔·马利皮埃(1457~1462)所铸的威尼斯银币“格罗索”,传世只有两枚,一枚藏于威尼斯当地博物馆,另一枚就在广博。这枚银币铸造于1461年,之后不到40年便传入广州,说明15世纪时广州与欧洲交通贸易往来频繁。

著名中国文化研究学者李约瑟在撰写旷世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时,也是因为在广州博物馆中看到了一艘东汉陶船,从而断定中国早在汉代已经发明了船舵,较之欧洲早了1000多年。船舵的发明被西方视为世界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因为有了船舵才能进行安全的远洋航行。馆藏还有一件当年作为贡品进献给慈禧太后的象牙龙船,不但是孤品,而且工艺极为精良。类似的“孤品”类文物,还包括元代的轮船形青花瓷水注,元代的铜壶滴漏(原件后征调到国家博物馆)等。

程存洁表示,如果按照“市场价值”计算,广州博物馆的藏品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对于博物馆而言,更看重的是藏品的“文化价值”而非“市场价格”。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