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年艺术品的高价成交,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一些资本的热钱进入到艺术品领域,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也是艺术品高价成交的基础之一。但是资本对于艺术品的推动不应该仅仅是在价格方面,重要的是它推动整个艺术产业的更新换代,对艺术产业链条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黄庭坚《砥柱铭》
岂一个“贵”字了得
黄庭坚《砥柱铭》计82行407字,算下来每个字价格都超过百万元,拍出4.368亿元天价,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吴道明认为如此“天价”有两个原因,一是有炒作的性质,因为自两年前经济危机让之前价格虚高的当代艺术挤出泡沫后,拍卖市场需要高端的艺术品来代替当代艺术,而之前被人忽视,但极具有升值潜力又不能复制和再生的中国古代书画就成了第一选择;第二,这和《砥柱铭》的历史价值有关,这件作品是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巨著,属于国宝级文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不光中国古代书画作品近几年升值不少,就连近代和当代的书画作品也有人在炒作。因为现在炒股和炒房都有风险,艺术品投资本身的收益更具稳定性。最近有不少山东和温州的“炒画团”去成都各大画廊收购书画作品,导致本土书画家作品的价格至少涨了20%。
天价拍品的“喜”与“忧”
针对2010年国内书画拍卖走出火爆上涨行情,资深艺术市场评论人牟建平的感触是“既令人可喜又让人担忧”。喜的是,中国书画的价值被藏家重视,彻底摆脱了前几年被市场低估,一直当配角的尴尬境地。中国书画终于“扬眉吐气”了,成为市场的“宠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波书画暴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暴露出些许投机成分,假画赝品也相继涌上拍场,贩假拍假时有发生,有些假画甚至拍出上百万元、上千万元的高价。一些投机分子“浑水摸鱼”,在这股书画大涨行情中发了横财。个别新入场的买家“择高而买”的心理,导致了“高价赝品”的产生,显露出书画市场不成熟的一面。
我们在期待黄庭坚《砥柱铭》花落谁家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未来如何抑制投机,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保护买家和投资者的热情,以促进艺术品市场的良性发展。
到目前为止,中国艺术品超亿元身价的共有13件,内地成交9件书画,海外成交4件古董,分别为:
2005年英国伦敦佳士得春拍,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3亿元)成交。
2005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以1.22亿元成交。
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以1.21亿元成交。
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1亿元成交。
2009年中贸圣佳秋拍,清代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以1.34亿元成交。
2009年北京保利秋拍,明代吴彬《十八应真图卷》以1.69亿元成交。
2009年北京保利秋拍,宋代曾巩书作《局事帖》以1.08亿元成交。
2009年中国嘉德秋拍,《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以1.008亿元成交。
2010中国嘉德春拍,张大千《爱痕湖》以1.008亿元成交。
2010北京保利春拍,北宋黄庭坚《砥柱铭》以4.368亿元成交。
2010北京保利春拍,元代王蒙《秋山萧寺图》以1.3664亿元成交。
2010北京保利春拍,清代钱维城《雁荡图》以1.2992亿元成交。
2010四方集团春拍,宋代马和之《诗经山水人物画书卷》以1.2亿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