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玉产业新高地:镇平石
下一主题:天价茅台103万 切忌盲
名家作品“压轴”
古玩杂项的拍卖结束,没有休息,书画拍卖便开始。仿佛一瞬间,已经几无空座的会议室里,拥进了不少手持号牌的人。这场拍卖会的组织者河南原田拍卖有限公司负责人田斌告诉记者,这场拍卖会,征集到了1000多件书画作品。这个数量,超过该公司前两次拍卖会的艺术品总和。而这些书画作品以近现代、当代名家居多。预展中,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黄胄、于右任等名家作品已甚为抢眼。“这些人,都是真正的买家。”田斌说。
果不其然。从第一幅作品开始,就出现了竞争场面。有人广泛撒网,频频举牌拍下多幅拍品;有人瞄准某幅作品,志在必得。霍春阳的一幅中堂对联、山花烂漫图,起拍价15万元,20 万元、25万元、30万元、32万元……每次加价都在数万元,最终落槌价是35万元。而陆俨少的一幅2.2平方尺书法,起拍价8000元,几经争夺,落槌价格则是5万元,涨了5倍。
创下全场最高价的是张大千的《荷花图》,尺幅为15平方尺。246万元落槌,许多人说“值”。
投资者盯上艺术品
记者从拍卖会现场了解到,昨日的拍卖会吸引了北京、山东、上海、浙江、广东、台湾等10多个省市及香港特区的藏家。
上午,208号竞拍者拍下了3件作品。面对采访,他很低调,只是说自己来自上海。“一个人来的,买着玩玩。”而频频举牌、拍下多件拍品的藏家支文龙先生则告诉记者,他是上海人,和20余位朋友结伴而来:“与北京、上海相比,郑州的拍品不少,价格却不高。”比如,同一名家的作品在北京已拍到七八十万元,郑州的起价只有20万元。此外,郑州拍卖会上的精品并不少。
拍卖会上,郑州一位资深藏家告诉记者,眼下,股市、楼市的波动,使一些资金流向艺术品市场。投资艺术品,已成为不少普通人的投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