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杰克逊珍藏钢琴拍卖
下一主题:保真无底价文玩书画竞
相关报道
杂项精品也受追捧
笔者发现,在6月中旬广州举行的三大艺术品拍卖会上,杂项精品受到藏家们的追捧。以广东古今2010夏拍为例,一个《清剔红多子福寿图天球瓶》(连座)拍出了26万元,合计拍卖佣金后,成交价达到29.12万元;一对翡翠插屏以73万元响槌,81.76万元成交,拍价足抵得上购买一套房子;小小的《清紫檀嵌百宝笔筒》也被抢至1.5万元落槌。
据了解,“剔红”又名“雕红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康、雍、乾时期漆器进入了黄金(1256.90,0.70,0.06%)时代,其产品主要供宫廷使用,民间极为少见。著名收藏鉴定家王立军告诉笔者:“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准则,漂亮、喜庆而且实用的剔红器,升值空间非常大!”业内人士分析,过去,剔红器在杂项收藏中属于冷门,而且国内藏家对其价值的认同,与国际市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随着内地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剔红器的收藏也逐渐走向成熟。
“在拍卖收藏领域,人们过去对杂项的重视不够,目光过多地集中于陶瓷、书画等传统艺术品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艺术品投资收藏中来,杂项艺术品因价格范围非常广、‘丰俭由人’而备受追捧。”王立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