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光字画珍品展 亮相广州珍宝堂
发布时间 2010-07-05 浏览 51098 次

收藏本是很个人的事,只有自己喜欢了才会为之付出。但对于专业藏家而言,光谈个人喜好是不够的,对艺术家、艺术品的判断能力才是玩这行的最重要基础。而判断能力绝非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就算亲密如妻子,也会因为对收藏这门行当不了解、不理解而弄出啼笑皆非的故事。

一次郑银光到杨之光家中看画,杨之光拿出了《大蕙兰》、《兰花花》等多件作品,郑看后甚为喜欢。但杨之光却又收回箱中,郑银光不解,问为什么又收起来了?杨之光表示:“这是我压箱之精品,不卖!”收藏家的痛苦莫过于看着心仪的东西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软磨硬泡继而威逼利诱:“这张不卖,那我其他的也不买了!”再加上附加保证:“今天就让了给我。我保证只藏不卖!日后您要办画展可随时借走。”两个小时后,杨之光妥协了。

收藏经历:

花钱搞个老人头像挂家中

十多年前,郑先生几经周折从一藏友手中花重金买下了杨之光的肖像代表作《石鲁像》。欣喜若狂的郑银光回家后欲在妻子前炫耀一番,料想不到一直默默支持他收藏的妻子却扔出一句:“你怎么花钱搞个老头子的像摆在家里,哪里好看啊!”面对这样的挖苦,郑银光顿觉哭笑不得。尽管如此,他还是独来独往,坚持自己独立的准则;而随着时间的积累,他的妻子慢慢上道,《石鲁像》一直是他们夫妇珍藏的非卖品。

杨之光与郑银光在多年的交往当中,两者关系已不是单纯的交易性质。信任,包括对双方人品和实力的信任,让相识十年的他们成了深交。也正是这种关系,杨之光夫妇曾多次出面,向其他收藏家游说,让他们舍让杨之光的精品,转与郑银光,令郑银光的收藏越来越多。代表作《不灭的明灯》便是如此得来的。假如没有郑银光对杨之光的如此真诚,没有杨之光对郑银光的如此信任,杨之光绝不会出手相助。为此,杨之光曾感慨道,“论及藏家与画家之间的关系,唯真诚乃至上,非金钱所能及。”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