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作这些以荷花为主题的作品,刘延风时常背着画板游走在圆明园的荷花池边,感受与品悟荷花的魅力。写生是他在创作中从来不敢怠慢的一环。在他看来,写生对于创作者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笔笔要有出处,我的画,每一笔每一墨,都有着真实的生活依据,从不凭空想象而来。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必须要走出书斋,拒绝程式化的重复,回归自然的根本目的,恰在于让自己的作品最终呈现大格局。”
当然,除了写生,文化的积累与内省也是刘延风每日必做的功课。他举例说,有一次在画《荷》时,提笔数次,却又放下。大千笔墨,八大风骨恍若就在眼前,却又触摸不及。仿佛面对一池荷花,却又不知该如何落笔。那一段时间对刘延风而言甚至煎熬。直到有一天,当刘延风无意中拿起《道德经》时读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当时的感受刘延风至今记忆犹新,煞那间,他感觉自己的心里仿佛已经滴下了眼泪——荷之灿烂,不尽在于其花开一刻,花开只为蓬内之子。而当花败落一刻,虽型已枯槁,但为“生”依旧坚持。到这里,刘延风才拿起笔,从容数下,即止。残荷还是残荷,还在那里,只是将其已经枯槁的形态微微强调了一些,其边上,盛荷还是盛荷,灿而无暇,静静地托着那枯槁的伙伴,仿佛在期待着下一处轮回所在。对此,刘延风自己解释说:“作画当用心,当找出描摹之物背后的‘神’。一幅提炼自然的画看下来,一定要使人感到自然的伟大。只有你用心去画了,才会生出深厚的感情,才能画出他的神气。”
在说到自己所画荷花的气质时,刘延风说:“诸多名家都画残荷。而我最欣赏的李老十的残荷,就是欣赏他画中强烈透出的心境之象。你看他的画很苦,他心里也一定也非常苦。他摆脱不了那压抑的苦闷,他已经把自己的人生揉进入一种孤绝的角色。这无从评论是非,因为这便是他的心境,无可复制,那是他的独特境界。李老十的残荷,是残酷而凄绝的。而我也画残荷,但在我的心境里,是一片清淡自然的田园风格,所以,即使是我画的残荷也是另一种静谧的意象。”
让心灵与自然在画中互动
走进刘延风的画室,环顾四周墙上的画作,便会即刻被其作品不拘一格的用笔,浓墨挥洒的气势,水墨淋漓的韵味所吸引。这些作品似乎完全不同于人们日常所见到的中国水墨画作,因为在画纸上,任何技法都已经退隐到作品所体现出的气韵之后无迹可寻,人们所看到的,只有中国独有的文人情怀,无论是荷花翠鸟,还是雪竹凝云,都是刘延风用笔墨浓浓淡淡地以气挥洒出来的。它既冲击着观者的视觉,也震撼着观者的心灵。
“其实无论画什么,都要让观者感知画者与所画之物之间的感情往来。无论草木,无论花鸟,皆是一样。本来是枯无一味的野花谷草,多数人眼里看来无味的东西,情到了,味道就有了,这是一种内在的感觉,不是单纯的模仿可以得来的,这需要静心修养。需要些道意,需要些禅心。”
出生于书香门弟世家的刘延风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深受古典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熏陶。对历代诗词歌赋、名章典句的研习和博闻强识,也成为了他综合艺术修养的根本。如今,无论是在酒店里还是在飞机上,司空图的《诗品》,庚肩的《画品》依然是刘延风的最佳选择。这些中国先哲深睿高华的感悟、史家博雅浩瀚的大义微言,诗家沉雄逸迈的文思,恰恰铺垫和造就了刘延风今日作品中独具的文化底蕴和他的情致操守,在其内心世界里,建立了一个晶莹朗澄的意境。
在刘延风的眼中,大自然无处不美,几只翩然小鸟,数朵静美睡莲,一蓬枯草残荷,无论是清丽、惊艳抑或是凄美都被他一一收入画箧。陆羽的“居闲趣寂”切中心志,使他远离灯红酒绿,把地处闹市的画室辟作不染尘埃的静室。苦行僧般的艺术生活使他品尝到了几许甘甜,对此他说:“追求艺术的过程是美好的,因为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我的绘画粗浅也好,稚嫩也好,毕竟这笔墨之间都含着我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对我来说这是最为珍贵的。”
有着如此从容平和的心态,刘延风的创作便体现出了一种既不盲目崇古,也不一味标新立异的自我风格:“我欣赏太多名家的作品,但也同时看到很多大师一生也出了很多平庸之作。所以,要批评地继承,而不是一言古便为崇古韵而盲敬。性情是绘画语言中很重要的因素。就象老画工笔的画不了大写意,画不出大泼墨是一个道理。结合自己的性情和理解,加传统的概念,体会一种古人传承的精神。再变成自己语言。纯然象古人那样作画,意义完全不大。我们生活的当下比起古时,居住方式和行走方式都在变幻中,审美也在微妙地改变,得加入变革中自己的体味,融进字观点和方式,会发现即使画一种和古时完全相同的题材。画面也会有微妙的不同。”
文人风骨水墨情
当刘延风去欣赏自己所挚爱的诸多前辈名家的作品时,总是致力于去读懂画作中所蕴含的那个无可复制的“心境之界”:“艺术最高的就是心境,而不是技术。我可以画出一个人,一只鸟,一簇花的意象,但要画出那独特的性情和神韵,必须达到心境于自然的提炼与糅合统一。追求心灵和自然在画中的对话,是我一生都要致力研究的课题。”
岁月的历练教会了刘延风静悟,传统文化于心扉经年的积淀,这缠绵的文化情愁,注定了刘延风的画风在精神上向着心态空蒙、高古自然之处归隐,归于“文人之心”的精神世界。
虽然身兼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会员、齐白石艺术研究院理事、东方白马国画院理事、中国名家书画高级顾问等数个头衔,作品也被中国银行、中远集团、中国军事科学院、英国大使馆、俄罗斯大使馆、厦门美术馆等多家机构收藏,但这些对刘延风而言却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而非艺术的终极目标。他曾说:“中国画是被理想化的艺术,有着很强的寄寓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圣贤高隐,高蹈倜傥,超俗不群而又洁身自好的人格精神令人敬慕向往,使我不知不觉的放入更多的精神寄托,而这种寄托在今天这样躁动激烈的社会中显得无处藏身……”
刘延风受业于多位大家,他十分尊崇和敬重他的老师们,并一直遵循大师的人文品格和审美理想。刘延风画风中追寻的人格蕴涵,就是要合道德礼义之格范的“格”。“格,正也。”所以,刘延风的画始终有着“清冽”之正,他始终以超越功利作为道德的内核与人格的基础。这种作风,相应的才调,所需的修养,依靠的方法,形成的面目,就令人想到宋元以来那个最具哲学气质的流派——“文人画”。
但刘延风从未以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自居,相比于画界中形形色色的“狂人异志”时,他说:“画可以狂,人不能狂。艺术家当然要有超脱凡人的概念,恣意地创作挥洒,所作的画才可能富有视觉冲击力。做人却万万不可狂妄。你看李可染,他的画中气势万千,潇洒自如,为人却十分谦和。其实轻狂,是一件最容易的事情,谁都可以做到。但作为世间沧海一粟,再观泱泱五千年,自己在这飘渺苍茫的境界中可以占到多大比重?只有岁月的积累,经历了风雨的艺术家才会有思想性,才会不断深化自己的作品。这些需要自己的修炼和体悟,并且还得有气魄,得需要耐得住孤独。”所以,作为香草堂的主人,刘延风深知:“创作的痛苦难以想象,可也同时充盈着无可替代的狂欢,我很享受这当下的创作时光。”
“吾常年于居书斋,青灯苦读,与古人晤,与圣贤晤,过着淡 如水的耕墨生涯,闲暇也临池不辍。只为得一笔墨、一意境而已。”出此言者,正是“香草堂主”——刘延风。(鲁克/文)